CNML格式】 【 】 【打 印】 
市長成文化符號烙上了個人崇拜標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5 11:27:47  


  3月15日啟動的“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網絡評選,截至6月23日下午5時,暫時排在第一位的是太原市長耿彥波,票數達到了1540236票。排在第二位的是晉祠,票數達到468116。

  悠悠數千年的地方文化,所評選出來的文化符號,排在第一位的居然是省會所在地的市長,這樣的結果超越了認識範圍以及內心承受。誠然,文化符號並不拒絕人物的入選,但能入選的人物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比如孔子便是一種文化符號,其所代表的儒家理念在時代回響。

  所謂“文化符號”,就是能代表國家或地域文化的突出而具高度影響力的象徵形式系統,是一種軟實力的體現。

  傳統大於現代,非物質優於物質,應當是評選的基本原則。“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不是晉祠,不是晉商文化,甚至不是省長而是市長,這其實不過是一種個人崇拜,其裡面包含的即便有民意的訴求,也與文化無關。

  耿彥波有一個很響亮的名號叫“造城市長”。從榆次到大同,其都以強勢手腕推進城市的改造與建設,其施政綱領是“建新城、改舊城,保古城”,其對於地方文化遺產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並因為城市的改造而讓城市面貌發生變化,當地群眾直接受益。2011年12月14日,其獲得了“2011年中華文化人物”的殊榮,得到了頒獎嘉賓余秋雨的高度讚揚。也就是這麼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上演了大同市民春節期間上街下跪挽留的場景。

  一個個性鮮明的官員,一個因頻繁強拆而招致非議的行政首長,能不能成為地方文化符號呢?這注定是一個很難回答的答案。

  有人說,市長入選文化符號是一種進步,表明個性官員獲得了最大的民意認同。其實上,這種認識本身就有很鮮明的“清官情結”,以及個人崇拜。地方文化符號的評選是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在某種意義上講要體現對歷史、現在以及未來的尊重。個性官員耿彥波固然有其獨到的一面,在文化保護方面也有一定的貢獻,卻未必就符合文化符號的條件,並達到這樣的高度。如果因為“愛屋及烏”,將一切虛名都往其身上靠,這對其本人對文化本身來說,都是不負責的表現。

  將地方文化的保護和發揚都寄托在個性官員身上,並依靠其強力手段給予推進,這本身就是一種荒唐的現象。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不是真文化保護,拆舊建新也不是文化傳承,“拆遷市長”式的開發與建設,如果能夠成為地方“文化符號”,這不僅是文化的悲哀,其實也是整個社會價值的悲劇。在民利與官利之間,沒有文化本身的屬性,拿什麼去證明自己的符號意義?(時間:6月25日 來源:潮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