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慈善捐贈下降呼喚《慈善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3 14:04:48  


  9月21日,民政部在深圳發布《2012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全國接收捐贈的總額約817億元,是我國年度捐贈總額連續第二年下降。其中,紅十字會系統的募捐額也連續兩年下降。

  毋庸諱言,我們的慈善事業不發達,慈善氛圍並不濃厚,為富不捐的情況客觀存在。但是慈善公信不足的問題值得思考。不僅郭美美事件的負面影響在持續,前民政部官員王振耀曾感嘆說:“在中國行善不容易!”這並不是在片面責怪國人缺乏善心,而是指“善門難開,善門難進”的尷尬。王振耀還發出了“慈善機制為何落後於慈善熱情”的疑問。

  中國人不缺乏善心,那慈善捐贈下降只能從慈善機制方面尋找原因。就拿慈善募捐數額最大的汶川地震來說,中國南都公益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徐永光曾歸納了災後捐款“四不見”:第一,捐贈人看不見捐款到底用在哪裡。第二,災區群眾看不出哪些是捐款。第三,災區政府看不到捐款在哪裡。第四,民間公益服務看不見。“四不見”或許有點偏頗,但是扯出的慈善公信話題值得關注。

  捐贈人直接向受助人發放錢物,存在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理想的捐贈模式應該是,慈善機構統一收取捐助資金,集中管理,科學調度,讓每一個需要救助的群眾得到關愛。但是捐贈人直接把關愛送達受助人,也說明慈善捐贈透明度不夠,慈善公信尚待培育。

  問題的關鍵在於,捐贈款物監管機制粗放,對捐贈款物的來源去向、監管使用等問題尚未形成剛性約束。我國雖然制定了《紅十字會法》與《公益事業捐贈法》,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這兩部法律也顯示出一些不足。何況,《紅十字法》管不了紅十字會虛構培訓項目與超標採購。還有此前曝光的天價帳篷、萬元餐費也讓人無法釋懷。從這個意義上講,慈善事業發展綱要來的正是時候。但是從長遠來看,出台《慈善法》,依法規範慈善捐贈與善款使用,應該提上議事日程。(時間:9月23日 來源:青島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