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水污染,能否刺痛政府環保神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3 11:18:29


4月11日,記者走訪蘭州市主城區各大超市發現,市民爭相搶購礦泉水。
  4月11日,蘭州市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出廠水及自流溝水樣中苯含量嚴重超標。  

  筆者注意到,蘭州水污染事件發生以後,當地水務部門分析認為,可能是化工廠污水污染自流溝。並緊急調配安全水源,在全市範圍內的居民區投放。蘭州市委、市政府指派衛生、環保等相關部門連夜采集水樣做進一步檢測。蘭州市環保局已介入調查。應該說,當地政府應對城市公共危機的態度是積極的。

  從水務部門介紹的情況來看,蘭州水污染事件可能是化工廠亂排污水惹的禍。水污染問題不可能是短期形成的,偶然事件一定有其必然性。所以希望全社會能從此次蘭州水污染事件中得到警示。從本質上講,寅吃卯糧,犧牲生態環境發展經濟,才是水污染背後的罪魁禍首。要徹底改善城市水質,避免水污染事件重演,就要下大力氣對大環境進行綜合整治。

  也許,蘭州市民被“水污染”突然打破正常生活節奏的“窘迫”,我們難以感同身受。但面對脆弱的生態環境,每個人都不能有絲毫麻痹,都不能再對此抱有僥幸心理。水污染事件教訓深刻,希望相關管理者們別再躺在“充滿環境代價”堆積起來的GDP“政績沙發”上沾沾自喜。

  水污染發生,相信短時間內一定可以喚起當地政府與企業的環保“痛覺”。然而一次水污染的教訓與反思究竟能保持多久。環保,可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政府與管理者們持續保持事故發生後的高度警惕。 

  因此,要讓水污染事件真正觸動管理者的環保神經,相關部門就要正視自來水污染背後的發展困惑,痛下決心完善頂層制度設計,改革政績評價體系,自上至下建立起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落實環境污染問責機制,扣除官員的污染政績,鏟除拿環境換GDP的政績土壤。  

  將“污染帽”與“烏紗帽”掛鈎,只有這樣才能遏制住管理者們為了政績而放任企業非法排污的衝動。(時間:4月12日 來源:法制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