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光腳院士走紅的背後是期待學術回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5 00:55:33


  在我看來,中科院院士李小文之所以被稱為“掃地僧”,顯然與其穿著打扮有關。光腳布鞋的形象與人們印象中的院士形象形成強烈的反差。身為一名院士,經濟上應該不會太窘迫,卻仍然在這個學術日益行政化功利化的時代,作一個簡單純粹的學者,保持其率性自然的處世方式。與其說大家追的是光腳院士的外貌,倒不如說是在追他“把掃地僧做得自得其樂”的心。這才是網友們為其點贊的原因。

  誠然,一名院士要想獲得社會的認可,靠的就是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跟衣著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並不是說穿著樸素的就一定是品德高尚、學術造詣深,而那些穿戴整齊的院士,也未必就是道貌岸然。但在現實中,部分學者過於追求浮華的東西,在功面前太過自輕自賤,在學術面前又太傲慢無禮,真正能夠靜下心來做學術的人越來越少。與剛剛卸任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根叔”因演講而走紅一樣,這代表了公眾對某方面現狀的不滿。

  近些年來,論文造假、科研腐敗、院士官員化……這些現象讓很多人意識到,院士或許遠沒有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樣純粹。光腳院士走紅,其背後凸顯的是人們對當今學術越來越功利化、越來越媚俗的現狀的不滿。李小文的出現正填補了人們對真正學術的期待、對學術大師的饑渴。

  “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李小文“神一樣的存在”,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學術界種種亟待整治的亂象和對學術回歸本質的迫切期待和呼籲。在他面前,很多學者都應汗顔。學術成果才是學者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值得欽佩的學者,是能夠懷著對學術的敬畏之心,摒棄浮躁功利的心態,擁有學術情懷,用學術成果來丈量自己的人格高度的人。

  在《天龍八部》故事裡,“掃地僧”的出現用自傷化解了兩代恩怨,點化了世人,避免江湖上一場腥風血雨。在現實中,我們仍然期待,光腳院士在關鍵時刻,讓這一股清泉糾一糾學術界的污濁之氣,讓更多學者回歸做學術的本質,成為學術精神的守望者。這才是真正的高人。(時間:4月24日 來源:青年時報 作者:鄭輝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