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糾錯的決心必須大於阻撓的力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2 01:54:09


  1996年,在沒有充分證據支持的情況下,僅僅61天,呼格吉勒圖就被判決死刑並立即執行。直到2005年落網“真凶”主動交代犯罪事實,案件才出現轉折,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關注。在重新調查程序一走就是8年之後,現在終於迎來重審的希望,艱難曲折的過程令人頗為感慨。

  儘管呼格吉勒圖已經離世,但案件能否沉冤昭雪的意義卻不僅僅是還一個人清白,更關乎司法以怎樣的面貌示人。一樁重大惡性命案必然在當時引起了地方上的高度重視,很難想象,明顯漏洞百出的結果只是出自其中哪個環節某一個人的失職。破案肯定會有壓力,但如果因此就令整套系統昧著良心集體淪陷,放縱製造冤案枉殺無辜的後果發生,這無疑是司法難以抹去的恥辱。

  社會將主持公正的希望寄托在司法上,但司法不是永不犯錯的完美機器。僅從媒體近年來的報道來看,一批塵封多年的冤假錯案陸續進入公眾視野,洗刷冤屈的過程無不顯得異常艱難,造成很大的社會影響。可見,任何一起冤假錯案的發生,對公正的傷害與破壞都是難以估量的,無論過去多久,都不會被人所淡忘。面對錯誤,只有勇於承認與糾正才能修復社會對司法公正的信任。

  然而,糾錯往往是不易的。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迅速破獲大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局長馮志明和承辦此案的多名警官,獲得從二等功到通報嘉獎的表揚,甚至在案件冤情已經浮出水面後,馮志明依然獲得了升遷。這樣不合情理的“獎勵”並非個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糾錯的艱難。事實上,要對已經蓋棺定論的“舊案”進行翻案,意味著追溯責任和觸犯利益,時間跨度越大,可能面對的局面越複雜,困難和阻力也越大。

  剛剛結束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無疑讓全社會看到了司法改革的希望,其中關於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尤其引人注目。但在光明的“前景”面前,並不意味著在此之前的歷史就可以被忽視,公正也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換言之,司法的“歷史遺留問題”,在很長時間裡都將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

  法治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司法改革的推進也不是一日之功。在今天看來,過去司法實踐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些或許是受當時大環境和司法理念所限,但這些都不能成為“過去的錯誤就讓它過去”的理由。司法過去的錯誤,無論有多少、有多大都應當去面對,製造不公就要付出代價,只要還有錯誤被發現,糾錯的任務就永遠不會結束。(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李杏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