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警惕無序造城造出新“城市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6 13:12:36


  新城規劃的第一次統計數據披露,直觀顯示了造城運動的無序程度。近年來,“空城”“鬼城”之說時常見諸媒體,已折射出局部地區城市規劃和建設有嚴重的資源錯配和空耗問題。而全國新城新區規劃人口規模超過總人口20億的數據,表明這一問題具有普遍性。

  新城規劃為什麼貪大求全?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是,對於城市化沒有形成清晰而符合實際的發展思路,將城市化片面理解為大城市化。不同城方的城市規劃,本應建立在當地產業結構、人口規模、發展空間、環境承載能力等基礎上,而不應以規模論英雄,但實際情況是,不少地方都將城市做大視作成功標志,不約而同地走由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路子,為規劃和建設的貪大求全提供了更大的驅動力。

  客觀原因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少區域內中心城市的大城市病已顯露無遺,向周邊擴展以獲得新的發展空間,成為普遍選擇。資源向中心城市的過度集中,迫使區域內其他城市不得不通過向邊緣拓展,以獲取新的發展空間。中心城市向非中心城市的擴張、非中心城市向周邊城鎮和鄉村擴張,形成了粗放式複制,導致城市發展與人口資源、自然禀賦之間無法適配。

  過去,基於造城運動消化過剩產能、短期拉動經濟的顯著作用,對其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的無序缺乏有效規制。但是,在造城運動已經普遍偏離城市發展實際需求的情況下,調整現有的規劃和建設模式已是當務之急。一方面,長期來看,造城無序最終將形成相互搶奪、擠占資源的情況,從而讓優化經濟發展空間的預期出現偏差,甚至導致經濟發展空間惡化;另一方面,造城所產生的經濟價值既不可持續,也難以轉化為人的發展機會。而城市化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人的城市化,在於通過城市化率的提高,弱化二元化的管理體制所造成的顯性不公,讓人的發展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城鄉人口獲得相對平等的發展機會。不能達到這樣的目標,造城運動就會造出新“城市病”。

  讓城市發展規劃變得有序起來,政府管理體制就不能再以經濟和GDP政績為唯一目標,而必須增設人的發展、與自然資源的和諧為主要目標,就必須修正追求短期利益的決策機制為追求長效利益,就必須讓市場而非行政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此來看,城市發展規劃能否科學有序,其實是涉及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大課題。(來源:京華時報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