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把“巴鐵”包裝成理財產品涉嫌欺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8 15:04:04


 
  但是,P2P金融卻不具備這個特質。P2P金融,一般指個人借助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平台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系并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款者可自行發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款。大衆缺乏直接判斷這類項目的能力,所以這類新技術、高風險的項目,并不是適合P2P的方式募集資金。

  可現實中,一些不良P2P公司就瞄准公衆判斷力匱乏撈錢:直白的好處,遠大的“錢景”,都足以描出一個好故事,故事講得越好,也就越容易讓民衆掏錢。但說到底,如果把“巴鐵”包裝成為理財產品,再向老年人等虛假宣傳、兜售,那就是欺詐。

  目前,P2P公司“華贏凱來”已在出售捆綁了“巴鐵”項目的理財產品,該公司去年就被扒出許諾投資者超高的年收益回報(10%到13%不等)。但該公司投資的項目基本上都來自“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而這家企業聽著高大上,卻屬於民政部曝光的山寨社團,更神奇的是,其老總與華贏凱來老總是同個人!2015年底打非辦預警的金融騙局中,華贏凱來也榜上有名。其不靠譜程度,可見一斑。

  所幸此次很多媒體站了出來,高調質疑巴鐵,可以讓部分投資者了解到風險,避免損失。而要曝光這類蹊蹺的圈錢項目,保護投資者,就需要公開、透明的輿論監督環境。

  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提倡新經濟,但這不意味著對於打著新經濟旗號的疑似騙局可放手不管。如今“巴鐵”P2P項目暴露出的問題已引發社會熱議,相關監管部門不能無視,該查則查,莫讓缺乏風險承受能力的民衆掉進坑裡。(來源:新京報 作者:劉遠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