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提高養老金可持續性需從根本制度入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0 22:56:45


 
  一些技術性的改革是可行的,如漸進性的延遲退休政策、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都能起到一定效果。不過,因為這些政策都牽涉到社會成員的廣泛利益,已經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和一定的爭議,勢必要謹慎為之。這也決定了這些政策只能起到輔助效果,不可能成為緩解養老支付壓力的主要手段。

  深層次而言,養老金改革的根本問題是,我們必須更好地把養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結合起來。政府為全體公民提供無差別的基本養老保障,確保所有人都能在老年擁有體面的生活。同時,商業性和社會性養老是重要的補充,這一方面可以讓經濟能力較強的社會成員擁有更多的養老選擇權,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對政府養老的單方面依賴,從而可以節省養老資源和公共財政資金,讓有限的政府資金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

  同時,為了彌補養老資金缺口、緩解支付壓力,努力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是最重要的現實舉措。未來,鑒於人口老齡化、通脹壓力和退休待遇提高等原因,養老金保值增值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就需要我們擴大養老金籌資渠道,充分動員國家、企業與社會的力量來籌集資金,同時,進一步完善科學合理的養老金投資體制,提高投資收益,防範投資風險。

  我們更不能忽視提高養老金制度公平性的工作,尤其是解決農民工的養老保障這一嚴峻的現實問題。對於已經進城的農民工,是將其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還是繼續在新農村養老保險的框架內來完善,這也是重大的現實課題。雖然“雙軌制”廢除了,但養老領域不同社會群體仍然存在較大的制度差異,改革固然不能以平均主義為方向,但也要致力於不斷縮小基於身份而產生的養老待遇鴻溝。公平與效率是統一的,提高養老制度公平性,才能為提高效率提供寬鬆的社會環境。(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劉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