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網約車鼓呼者 會因其漲價後悔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9 11:24:20


近期網約車市場暗潮湧動,多家網約車平台悄然取消了接單補貼,乘客優惠大幅縮水,用車費用也“水漲船高”。
  滴滴優步合并、網約車合法化後,公衆擔心的情景還是來了。據新京報報道,近期網約車市場暗潮湧動,多家網約車平台悄然取消了接單補貼,乘客優惠大幅縮水,用車費用也“水漲船高”,記者發現,同一路程現階段用車價格要比8月前提高5%到10%。多家平台稱,漲價是因供需緊張。

  網約車因其漲價動作頻密,近段時間屢被聚焦。前不久某平台順風車就被曝漲價20%。也因如此,好多人稱,“這給了過去的支持者一耳光”“現在流的淚,就是當初支持滴滴優步合并時腦子進的水。”

  看著昔日被人們愛撫的“小白兔”,露出獠牙對司機乘客兩頭吸血,人們難免憤懣。當然也得看到,民衆的不待見,多源於羊毛被越薅越多的痛感,而網約車漲價可以說是必然的——在O2O行業,競爭者為搶份額燒錢補貼,等對手倒下了再想法子獲利,是常態。但“低價利好”對民衆來說不可持續,人們也不能指望網約車平台過了“圈地”階段後,還一直補貼虧損下去。

  但可以漲,不等於怎麼漲都行。網約車前腳剛合法化後腳就花式漲價,“火急火燎”不是問題,問題是:漲價總是漲得那麼“低調”,合適嗎?

  很多人反對的不是“漲”本身,而是具體“漲法”:首先,漲價不能是憑著壟斷搞價格串聯操縱;其次,市場買賣雙方之間應有合理博弈議價機制,這內含的訴求是漲得透明。可就眼下看,網約車平台只會在降價時各種發信息通知,漲價時卻總是“不動聲色”。

  雖說網約車漲價或溢價,都會提示預估價格,都要乘客在打車軟件上“確認”,但動態調價和溢價設置條件、標准等,本就是平台單方制定的“格式條款”,而沒經過與用戶協商的合同程序,這就壓減了乘客“議價權”。悄然漲價,更是不給商量餘地。

  這無疑會對處於信息供應側弱勢一方的用戶構成損害:他們不知漲價是臨時性還是永久性的,而提價周期內的少量優惠,會用含糊信號麻痹了他們在漲價頻繁下的被割肉感,也影響其出行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