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小學生做蘇軾研究,是不是擺噱頭搞炒作
http://www.CRNTT.com   2017-10-14 20:45:15


 
  “別忘了,這是清華附小。”校方這樣答複。作為有著歷史傳承的清華教職員工子弟學校,生源所受的家庭教育與衆不同。因此也就有了推行7年的“1+X課程”的育人模式,“1”凸顯學科價值,“X”強調創造生成。蘇軾研究就是清華附小“X”課程的一部分。

  六(4)班另一位班主任連老師說:“國慶長假的‘遇見蘇軾’作業是為期一年研究的報告初稿。其實,蘇軾研究早在今年春天就已經開始了。”

  上半年主要是對蘇軾的靜態學習,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外,學生們閱讀大量書籍,學校還請《百家講壇》名師康震來學校做了3小時的講座。

  下半年開始進行選題討論,對選題不斷修改後開始調查研究。學生利用國慶長假將這幾個月的研究整理成報告,隨後還將進行小組討論、再次修改、答辯等多個環節。

  此次網上瘋傳的六(4)班《當小學生遇見蘇軾》并非一蹴而就。這些孩子從三年級下半學期就開始接受課題研究訓練。易老師回憶起第一次研究“種小苗”,他帶著孩子們一點點記錄著“小苗”的成長。孩子們結合語文課進行“種小苗”的日記寫作,結合數學課進行小苗的測量,結合自然課學習“小苗”的分類……老師不斷教授課題研究方法、報告書寫規範等。

研究報告是否父母老師捉刀

  老師坦言,某些研究能力孩子確實沒有,需要家長和老師配合。《小學生遇見蘇軾》主要內容為學生個人完成。

  對於《小學生遇見蘇軾》是否為孩子獨立研究的疑問,校方并不否認家長在其中的參與,但表示主要內容為學生個人完成。

  當前教育改革倡導“家校協同”。清華附小擁有得天獨厚的家長資源,大師、院士進校園成為常態。校方認為學校利用家長幫助孩子學習,并不是件壞事。

  易老師解釋說,大家可能把這個研究想得太難了。在小學課程的統計裡,已經接觸了研究方法的學習,調查問卷法要求每位學生都要掌握,包括“信度”“效度”等統計學知識也曾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