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雪鄉錯在了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8-01-04 18:50:35


 
  “我們管理者、經營者、服務者并非一無是處,每天工作到淩晨,4個月的時間周而複始,過年不能陪在親人身邊,雪花沁透了執法隊員和景區民警的棉衣,他們依然堅守在街上,嚴格執法,熱情服務。我今年28歲,我的孩子9個月大,我不能陪在她身邊,我一個月工資2200,和我一樣的同齡人有好多奮鬥在旅游一綫,我們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家鄉更好,我以個人的名義,請求您,給我一次(道歉的)機會。”

  寫一篇理性的文章不該煽情,我只是想從中為大家解讀幾個信息:

  其一,雪鄉的主體經營者是“失業”的林區工人。(當然也有林區工人把房子租給了外來者經營)。在全國性的停伐之後,這些遠處偏僻山林的、習慣了幹體力活的“粗人”,猛然幹起了服務業,拐彎有點大,但旅游對於雪鄉而言,絕對是個民生產業。

  其二,雪鄉在努力扭轉“黑心”的形象。網絡盡可以查到雪鄉今年的“嚴厲整頓”措施,我了解的,雪鄉用了一個最“笨”的方法——組建了幾十人的工作組,一個人包十家,嚴堵違規經營。雪鄉依然有害群之馬,但可以肯定地是,越來越少了。給所有的雪鄉人帶上一個永久的“黑心”的帽子,絕對不公平。

  第三個問題:只是雪鄉錯了麼?

  肯定不是。雪鄉的“黑”,是一種現象,甚至是一種規律。這種黑在北京的八達嶺、在雲南的麗江、在海南的三亞,都不鮮見,而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性——是旅游知名度很高的地區。

  這裡要稍微吊一下書袋。中國的旅游,之前長期處在觀光游階段,尤其在旅游熱點地區,游客蜂擁而來,游客與目的地的關系是“一期一會”——游客和目的地都潛意識裡認為彼此的相遇只有一次,沒有足够的時間建立信任,於是,目的地對游客實施了多發的、整體性的欺騙式消費,而游客也往往對目的地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尊重(不文明旅游的成因之一也與此有關)。游客和目的地之間,逐漸形成了一種相互戒備的“博弈”關系,目的地的商家各種耍心機,游客各種躲陷阱,旅游的過程相當不輕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