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獵鷹”升空 認識差距是中國進步的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18-02-12 23:38:55


  近日,特斯拉汽車的老板馬斯克又向太空發射了“獵鷹”重型火箭。“獵鷹”是阿波羅登月計劃“土星五號”火箭之後現役推力最大的火箭,其有效載荷碾壓目前全球所有火箭,當然也包括中國“長征5號”。隨之,其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攪得美中輿論再難安靜。

  把“獵鷹”送上天的是馬斯克成立的SPACEX公司。該公司在火箭運載技術上可謂出盡了風頭——2017年包攬了美國29次發射中的18次,且無一失敗,就連NASA也渴盼與其展開合作。

  SPACEX公司有此表現,得益於美國在航天方面上有著豐厚的遺產和底蘊。二戰後,美蘇展開了太空爭霸。從艾森豪威爾時期,美國就加大了在航天上的投入以趕超蘇聯。約翰遜總統時,政府對航天業的投入占到了當年總財政的1/20。不惜燒錢培養人才、攻關技術,美國最終笑到了最後。航天業突飛猛進過程中,美國也培育和鍛造了其在電子、計算機、冶金、材料、機械、特種工藝、低溫與真空技術、控制等領域的全球優勢,并為美國積蓄了數量衆多的航天人才。

  盡管中國近年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可以自傲的成就,比如“嫦娥”奔月、“天宮”升空、“長征5號”飛天等等,中國也由此躋身到了世界航天強國行列,但說到底,中國航天業起步晚,底子薄。縱然在學習和引進外國技術之後,在自我創新上也屢有突破,但航天業每一次進步都必須以工藝、材料、計算機等領域集體進步作為基礎,至於說要在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那更要付出時間、財力、人力等巨大成本。

  中國將2030年定為載人登月計劃年,但“獵鷹”火箭則告訴世人——“殖民火星”不是夢,重返月球更是信手拈來。這便是美中在航天技術上的巨大差距。事實上,航天技術僅是美中差距的一個縮影,在汽車制造、無人駕駛、半導體、航空飛機等領域,美國一直都是引領者的角色。這也難怪,面對“獵鷹”,就連中國官媒《人民日報》也發出了滿滿的感嘆。

  如果美中僅是存在技術上差距,這完全可用“持久戰”來填補和追趕。可事實上是,目前中國與美國似乎還存在對“自我認知”的差距,這則是可怕的。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衰落論”再次彌漫,特朗普也以”讓美國重新偉大“為最高訴求,言下之意是美國今天已經不偉大了。連續多年,五角大樓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中,也都把中國軍力描述為“正在趕超美國”,以此“哭窮”求得國會更多撥款。就連美國媒體和民衆,也同樣抱有“居安思危”或“妄自菲薄”的意識,認為中國的進步勢頭讓美國“岌岌可危”。雖然,美國這種“居安思危”一定制造了中國國際環境的不舒適,但從某個方面卻讓美國保持了清醒頭腦,少了頽廢之心,多了競爭欲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