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為個稅改革鼓掌別只盯著起征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3-12 17:04:23


作為一種直接稅,個稅關乎個人及家庭的“錢袋子”,向來牽動公眾的敏感神經。
  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為全國人民送上了量大分足的“民生禮包”,其中“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的表述備受矚目。從民間廣泛提議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一輪提高個稅起征點即將啓動。

  作為一種直接稅,個稅關乎個人及家庭的“錢袋子”,向來牽動公衆的敏感神經。如何制定個稅的免征額,即俗稱的起征點,關系到國家財政與個人財富之間的平衡,尤須從公平與效率角度求得最優解。近些年,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群體的收入水平顯著提升,而時下的個稅起征點卻已近七年未變,“稅收焦慮”成為很多人看到工資條後的第一反應。正如代表委員們算的一筆民生賬:“公司給他12000元,交掉五險一金,還剩8000元,再扣去稅收,實際只拿到6000多元”“對於一個普通員工來說,孩子的教育費用再加上房貸,要想過好一點的生活都會有問題”……起征點原地踏步,生活支出卻連年攀升,個稅淪為“工薪稅”的尷尬提醒著改革刻不容緩。

  個稅的動態調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起征點的螺旋上升,某種程度亦是社會進步的直觀體現。猶記1980年個稅開征,彼時我國職工月平均工資不過64元,够得著800元起征點的寥寥無幾。後來,隨著社會工資水平不斷提高、納稅面不斷擴大,起征點密集提升:從2006年的1600元,到2008年的2000元,再到2011年的3500元。每一次調整,都是根據當時情境作出的選擇,也都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但需要看到,隨著國人經濟實力的普遍增強,工作生活選擇的多元多樣,單純的一個“起征點”已不足以對接人們對個稅改革的全部期待,如何從納稅結構、稅收制度等層面綜合考量、系統“施治”,成為更現實的課題。

  “從減輕稅負的角度來講,只盯著起征點,是只看到了槍靶的外環。”誠如此言,納稅人的情況千差萬別,家庭有幾個小孩、有沒有病患,需要還多少房貸等等,都具體地影響著人們美好生活的實現。我們看到,此番除起征點調整外,《政府工作報告》還首次提出“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堪稱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提高起征點固然是剛需,而且執行簡單、立竿見影;但納入更多民生參數,實行一攬子結構性減稅,才有望管長遠、治根本。

  正如改革已行至深水區,個稅調整同樣“牽一發而動全身”,每個家庭都會在調整中衡量自身得失,由此評判檢驗個稅政策的社會效果。我們堅信,朝著系統“施治”的方向,以科學、公平、穩妥的方式,與時俱進推動個稅改革,一定能更好發揮其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增強最大多數人的“獲得感”,實現個人與國家的雙贏。(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胡宇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