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心臟驟停時“神仙配置”不可求,“救命神器”可以有
http://www.CRNTT.com   2019-04-04 22:30:39


  3月25日,北京東單體育館內一名正在打籃球的男子突然倒地,心臟驟停,恰巧被同在一館內打羽毛球的6名協和醫院的醫生看到,大家邊撥打120,邊展開搶救,實施心肺複蘇。半小時後,男子恢複自主心律,被送往附近醫院,最後幸運生還。

  一流醫院多個科室多名專業的醫生同時參與救治,被網友們稱為“神仙配置”,被救男子也被稱“世界上最幸運的患者”。然而,男子的幸運還在於,體育館配置了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發生心搏驟停,如果沒有急救複蘇,4-6分鐘後就會造成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4分鐘內給予心肺複蘇(CPR),病人存活率為70%-80%,但8分鐘時,概率僅10%,超過10分鐘,成功率幾乎為0。如果心臟驟停發作後最初的3-5分鐘實施AED除顫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可高70%以上。

  事發地東單一帶有著全國一流的多所醫院,如協和、同仁、北京醫院等,醫療資源配置應當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此事發生後,不少網友呼籲:是否可以參照“東單模式”,在全國更多公共場所配置“救命神器”AED,并且教會普通人如何使用?

  現實早已凸顯了這一必要性。2015年8月16日,解放軍301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張永剛在北京首都機場因心臟驟停死亡。更遺憾的是,首都機場是有AED的,但因為沒有人會用,成為擺設。2017年1月22日,34歲的媒體人金波暈倒在北京呼家樓站開往潞城方向的站台,盡管有人予以急救,但由於現場沒有AED,以及施救的方法并不規範,金波還是離世。

  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需要在技術培訓和設備上投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經過心肺複蘇培訓合格的公衆為1000萬,不到全國人口的1%。但另一邊,全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3億,心源性猝死的總死亡人數高達54.4萬例/年,且仍有上升趨勢,心血管疾病也已成為中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這意味著,中國每天至少有1500人因為心臟驟停離開人世,每分鐘就有1名中國人發生心源性猝死。死亡率如此高,一個重要原因在於87.7%的心臟驟停事件發生在醫院之外。統計表明,心臟驟停發作時,身邊第一目擊者立即施救,存活率就可以提升2倍到3倍。可見,讓公衆掌握急救常識,第一時間參與救人,是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的最好辦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