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不提全年增速具體目標,并不意味著悲觀
http://www.CRNTT.com   2020-05-25 14:26:55


 
  在以往的經濟周期裡,當危機發生,政策往往會采取結構性的調整政策,保的是特定行業和特定企業,但是這次不一樣。這次政策面向的是為我們的非農人口提供了70%-80%就業崗位的中微小企業,它們是真正的重點。

  2萬億!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政策力度的極大普惠。非常時期,非常舉措: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財政政策長期以來保持穩健,在各國表現中也屬優秀。在罕見疫情衝擊下提高財政赤字率,對於六保、六穩有著重要意義,并且我們的財政政策依然有騰挪空間。

  而將2萬億元的支持轉移給地方政府,深入市縣,他們更接近中小微企業,能够把錢花到刀刃上,紓困解憂,留下青山,也能够保住4-5億人的“飯碗”(非農就業總人數5.7億乘以70%-80%)。就業穩定,收入可期,必然能帶來消費上的活力,這是促使經濟重回正軌的不二法則。

強有力的宏觀政策,必須與深化改革并行

  我們應對這次危機,既要著眼於當下,又要立足長遠。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我們固然受到疫情的巨大衝擊,但是也要冷靜地看到,中國經濟依然還在中高速的增長軌道上。如何才能實現呢?必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調整產業結構,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充分應對新技術、新需求帶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挑戰。

  只有通過深化改革,通過結構性改革,才能够保持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活力,保持高質量的強勁增長。因此,一定要處理好一攬子刺激政策和深化改革的關系。越是在經濟越到短期困難的時候,越是破除利益藩籬,實現改革的良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