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不提全年增速具體目標,并不意味著悲觀
http://www.CRNTT.com   2020-05-25 14:26:55


 
  我們必須認識到,擁有什麼樣的全球化是各國主動選擇的結果,而非被動接受的結果。中國應該推動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解決當前全球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管控好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并樂意解決和積極應對這些問題。這既符合中國利益,也符合全球利益。

  當前,面臨疫情危機,短期內會出現一些情緒化的意見,我們要理性看待這些短期的雜音和噪音,仍然堅持高水平的開放。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我們提出“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吸收借鑒國際成熟市場經濟制度經驗和人類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市場化改革。文本中使用了“與國際接軌”等提法,非常關鍵。中國其實已經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當前再次重申中國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開放意見,更加積極地與現有國際機構的充分合作,實現世界各國的互利共贏。

  未來,在全球化的進展中,任何因為短期的、短視的一己私利,因為短期疫情危機所發出的反對開放和全球化的種種噪音,都不應、不能幹擾開放的主綫。

社會事業這一課,我們必須補上

  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僅僅表現在高速度上,更表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的改革發展上,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重點提及。

  疫情造成的衝擊,是一次綜合性的、全面的危機,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損失,也能督促我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報告提出,會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強化應急物資保障,強化基層衛生防疫等等。這些都反映出政府將從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方面,推進和完善與人民健康事業相關的體制機制,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既要追求經濟發展的目標,更要增進人民的福祉,讓人們共享發展的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