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浙江滿分高考作文引爭議:語文教育應導向“好文字”
http://www.CRNTT.com   2020-08-05 17:48:36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這是浙江高考一篇滿分作文中的開頭。這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後面兩位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并引起巨大的爭議。原因是,文章用詞生僻,長句叠加,這種晦澀複雜的表達方式,給大部分正常理解水平的讀者造成的閱讀障礙。

  首先,我并不贊賞這篇作文,但是,我也不贊成因為輿論爭議就把這篇作文降分處理。一篇經過正當程序獲得滿分評分的作文,如果因為輿論改變評判,對於一名高考生來說,有失公平。這是討論的前提。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透露,相關人員已介入上述作文評分事宜。

  跟這篇作文拿了滿分本身相比,我更擔心,輿論波瀾被掀起後所帶來的示範效應。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大組長陳建新在點評中說:這篇文章“文字的老道和晦澀同在”,“展現了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平”,“文字的表達如此學術化,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

  高考滿分作文一直是語文教育的風向標,這篇作文經過如此高度嘉獎的點評以及輿論的發酵,會給語文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語文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孩子感受好文字、理解好文字、并嘗試用好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但什麼樣的文字是好文字?

  我始終認為,深入淺出的文字才是好文字。對於文字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晰地表達意思,不管多麼深邃的思想,都不應該成為晦澀表達的理由。每一個有寫作經驗的人都明白,真正的高手擅於把複雜的思想簡練地表達,只有寫作者理解透徹了,才能把一個深奧的道理掰開揉碎講明白。那些用生僻詞匯以及冗長造句堆砌的,不是故意炫技,就是一知半解。從這個角度說,我不認同“文字老道和晦澀同在”的評價。在寫作中,“晦澀”沒有任何值得褒獎的一面,文字表達學術化更是寫作者應該著力避免的。

  就我自己的寫作練習過程來說,少年時期更沉醉於辭藻與句式,後來年歲漸長,隨著閱讀的豐富,以及工作中不斷的文字訓練,我才得以更好地理解洗練文字背後的美。可以說,這篇滿分作文的點評中所表揚的,正是中學生習作中易犯的通病,是應該糾偏之處。《讀庫》的主編張立憲在《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一文中曾指出,寫作中最主要的兩個問題,一是詞不達意,一是意不勝辭。後者呈現出來是“用華麗的、密集的字詞傳遞單薄的意思”,寫作者往往難以自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