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采集人臉數據被罰,來得及時
http://www.CRNTT.com   2021-12-20 18:07:36


  近日,上海小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被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處罰事由為,當事人購買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設備22台安裝在旗下門店,以此統計進店人數并分析男女比例、年齡等。2021年1月至6月,共采集上傳人臉照片431623張。該行為未經得消費者同意,也無明示、告知消費者收集、使用目的,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上海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這個處罰來得及時,既有法可依,也順應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發展的監管趨勢。

  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明確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征得該自然人或其監護人同意。2021年11月1日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消費者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消費者個人信息。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應保證消費者知情權。經營者不得采取一攬子授權、強制同意等方式處理消費者個人信息。然而,小鵬汽車并未遵守這些規定,未經當事人同意,采用人工智能的人臉識別功能搜集人臉信息。

  今天,保護包括人臉在內的隱私已經是一種全球共識,它不同於密碼,屬於個人生物信息,無法更改,一旦洩露就可能對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2021年11月2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193個會員國正式通過了首份有關人工智能倫理的全球框架協議《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明確禁止使用人工智能系統進行社會評分和大規模監控。隱私權對於保護人的尊嚴、自主權和能動性不可或缺,在人工智能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必須予以尊重、保護和促進。

  目前人們對人臉識別技術有許多擔憂,監管機構尚未提供一套明確的監管條例來規範這項技術的使用。直到現在,還沒有通行的標准來應對這些問題。一方面,《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只是一個原則性意見和框架,需要各國政府制定相當的規定和法律來保護個人信息;另一方面,個人信息的保護也依賴於個人和團隊依法維護權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