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電商預售時間為何越來越長?
http://www.CRNTT.com   2022-05-12 14:31:28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設置超長預售,也與部分網絡平台的要求有關。“我們現在不管有沒有現貨,基本都是設置30至45天發貨。如果設置了48小時發貨,因為各種原因來不及發,部分平台對商家的懲罰非常嚴格。一件衣服我們一次賣掉上萬件,如果48小時內來不及發,罰金很高,企業利潤又不高,根本承擔不起,所以幹脆全部標預售。”

增加不法商家違約成本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南京大學(鹽城)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鄭稱德認為,預售作為電商的一種銷售模式,本身并沒有對錯,不應一棒子打死。事實上,預售在很多領域都有應用,比如生鮮領域,很多都是客戶今天下單,電商明天送貨;鮮花領域,預定一年的鮮花一般比單獨購買一束要便宜。預售的好處是,商家根據訂單量來准備產品,降低成本,消費者也可以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企業通過預售,也規避掉一些快遞或者庫存的風險。

  “當然,如果預售時間過長,對消費者來說可能存在一定風險。有可能在預售商品發貨時間屆滿之前,商家‘跑路’或因經營不善而破產,導致他們無力履行預售合同。還有部分商家違背契約精神,在預售後惡意關店跑路,過些天又重新申請了賬號開張。”鄭稱德認為,對於惡意超長預售,關鍵是要約束商家的行為。對市場監管部門來說,要督促平台對預售亂象進行監管,同時對惡意預售的商家要采取措施,要把對不法商家的處罰納入到信用體系當中,增加不法商家的違法成本。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特約高級研究員陸澤倩認為,商品可以預售,品質和服務絕不能透支。商家希望實現成本風險最小化,可以理解,但不能跟消費者“玩套路”,更不能駕淩在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之上。如果商家讓預售成套路,將口惠當優惠,那麼消費者擦亮眼睛、用腳投票是最有力也是最合理的反制。

  采訪中,不少消費者呼籲,希望電商平台設立特定的監管制度,針對預售商品的價格、期限、質量、退貨條件等方面,進行明確規範,對商家單方面解除合同背後的“違約”“虛假宣傳”等問題,依規進行處理,并設立暢通的投訴渠道,針對多次被投訴的商家,給予一定處罰。(來源:新華報業網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許海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