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長江救魚三十年,專家遺憾回望白鱘:“它們真的好漂亮”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20:56:40


  “漂亮,真的漂亮。你沒親眼見過,你不敢相信長江有如此漂亮的動物!”7月22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黃真理向新京報記者回憶了上世紀90年代初在長江看到白鱘的情景。那會兒,他剛參加科研工作不久,以為會經常和白鱘打交道。7月2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顯示,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白鱘已逝,長江生物系統現狀再次引起人們的擔憂。黃真理曾在國務院三峽辦有20多年組織協調三峽水壩救魚工作的經歷,他告訴記者,要拯救長江珍稀魚類,需要對現有保護機制做出創新,需要整合社會多種資源的綜合方案。

“生活史完整性被破壞,滅絕是必然的”

  1988年,長江中的白鱀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些“國寶級物種”都是上世紀90年代三峽水壩救魚的主要對象,中華鱘還是上世紀80年代葛洲壩救魚的唯一對象,如今在長江裡都很難見到了。“這些國寶我都見過,原以為它們會一直在長江,以為我們的下一代也能像我們一樣看到它們。”黃真理說。

  “說白鱘是‘中國淡水魚之王’,科學上是不嚴謹的。”黃真理告訴記者,白鱘是洄游型魚類,屬於江海洄游型(Diadromy)中的淡水雙向洄游型(Freshwater amphidromy),需要在江海之間洄游,在洄游通道上建設水壩且不修建過魚設施,意味著它們的生活史完整性被破壞了,滅絕是必然的,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

  “中華鱘也是一樣,如果像現在這樣不采取針對性措施,5年內野外滅絕也是有不小概率的。”黃真理表示,之所以要明確一些鱘魚是江海洄游型,就是要讓人們認清一個現實——從江入海、再從海回江,是它們完整的生活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