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文:台灣已一腳踏向標著“菲律賓”道路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4 15:59:58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陳長文的文章說,連續二天,中國時報各作了一則恰成對照的二則報導。前天報導的是一位當過二屆德國國會議員的女姓,卸下議員職務後擔任清潔婦的工作。而德國人也覺得這樣的事情“完全可以理解”,“合乎當地社會運作和邏輯慣例”。而昨天,更以“黑金治國,誰當總統都一樣”為標題,以二個全版報導菲律賓貪腐橫行、國家沈淪的慘況! 

  然後呢?看完報紙的你我,心中想的是什麼呢?筆者心中浮現的是台灣的圖象,我們正面對著二個不同的道路,一條的路標上寫著德國;另一條在路標上寫著菲律賓!我們該選擇走那一條路呢?答案看起來幾乎是想都不用想的清楚,當然是選德國的路,但實際上台灣會走德國的路,還是菲律賓的路,說真的,多數的人恐怕並沒有把握。 

  德國人“完全理解”他們國家堅不可破的“清廉價值”,他們知道國會議員和清潔員一樣都是服務社會的工作,更清楚政府設計政治公職並不是用來讓政客藉公權力牟取私利的工具,因此對於一位國會議員卸職後,須仰賴擔任清潔人員來賺取生活費用一點也不意外。 

  但這樣的“完全理解”對菲律賓來說卻是另一種“完全的不能理解”。齷齪!齷齪!齷齪!(Dirty!Dirty!Dirty!)這是菲律賓人民對菲律賓政治的共同觀察,是菲律賓人民對政治貪腐的共同憤怒,更是菲律賓人對政治前景的共同無力感!菲律賓曾經是東亞僅次於日本的強國,曾有亞洲民主櫥窗的美號,這些過去的光榮,早被貪腐啃噬殆盡。 

  菲律賓從光榮到黯淡的過程,給曾以“經濟奇蹟”聞名世界經濟舞台的台灣什麼樣的啟示?我們曾有一套讓我們自豪的文官體制,我們曾經有一群專心致於於“國家”進步的技術官僚,我們曾經有一群對未來充滿期待希望的勃勃民眾。但這些讓台灣飛躍、進步的資產,在國民黨執政的晚期與民進黨執政的七年中,幾乎被揮霍殆盡、破壞無遺! 

  不要以為菲律賓的歷史迷途離我們很遠,我們其實已站上數十年前菲律賓站上過的同一個懸崖,一旦掉進這貪腐的懸崖裡,要再步出、重見天日,數十年也不一定能成功。當一個國家淪陷於貪腐、習慣於貪腐乃至於對貪腐感到無力絕望時,沒有任何政策,能從一個被貪腐汙染的土地上開花結果。停滯、退步、沈淪,就成了人民無以言說、無法宣洩、無能掙脫的集體痛苦。 

  真的,台灣已到了選擇的關鍵時刻,甚至可能是最後時刻,我們已有一腳踏向那標著“菲律賓”的道路上,能不能從這條歧路上把腳抽回,移向標示著“德國”的另一條路?靠的不是政客,靠的也不會是司法,我們所唯一能依靠的是自己腦中的所思所想與與自己手上的單薄選票。 

  讓清廉,成為我們選擇政治,無需思索、第一優先的選項!把清廉視為一種社會的集體要求,只有當人民堅持清廉優先的價值觀,一旦這樣的價值觀成為一種穩固的社會習慣時,才能促使政治人物以清廉為問政的首位標準,那一天,德國國會議員的故事,也會在台灣成為一個“理所當然”的正常現象。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