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將官股銀行奉送財團,才是賣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4 10:15:20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在陳水扁上個月發表續推二次金改的談話之後,這個月密集召開的金控股東大會,也出現詭異的變化。媒體報導,阿扁重啟二次金改的談話,似乎成為政府開門揖盜的“內應”,使得官股與金管會的角色曖昧,也給予林明成、林誠一等人坐大的空間。在本周五,就有華南金、開發金等股東大會要召開,弄不好在一天之內台灣數兆元資產的經營權,就要被少數私人財團搬走。我們認為茲事體大,有必要予以解析,更要求政務官對未來的發展負起政治責任。 
  
  先看華南金控。該公司資產約一兆七千億,林明成等家族持股約佔三十%,而泛官股佔三十四%,遠大於林家持股。然而據報導,林家等民股徵求委託書賣力,極有可能擊敗官股,使林明成“奪權”成功。果真如此,林明成就是一毛錢的溢價不出,就取得了官股銀行的經營權。人民心中的重大疑惑是:經營權溢價的市場行情約三成;如果別人都要付出溢價,但林明成(或兆豐金控的鄭深池)不需要,這是憑什麼?難道只是因為這些紅頂商人與官邸關係好?難道是因為林明成的位子是官邸內臣喬過的?難道陳水扁一句續推二次金改,就抵得過百億計的經營權溢價財庫收入?難道財政部長何志欽眼睜睜的看著政府資產被侵吞,卻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再看開發金控,由於財政部督導不力,不但指揮不動官股董事長,使官股在市場上收不到委託書,而官股更對於該公司一長串公司治理弊端視若無睹。業者頻頻出現公司治理弊端,就如同小太保“帶刀子打籃球”一樣,對於其他小股東產生極大的不公平。當公司治理不善、經理人的適任性受到普遍質疑時,當然就是金管會依金控法五十四條帶警棍介入的時機。如果財政部與金管會對於非常情況完全不加處理,只知道向市場上的委託書大戶收件送件,那人民還要財政部幹什麼?要金管會幹什麼? 
  
  社論說,在華南金與開發金之外,日前彰銀董事長張伯欣請辭,據了解也將由親台新金控的人士接任董事長。台新與彰銀雖然訂有合併婚約,但彼此將來的換股比例仍未確定,如同結婚的聘金金額未定。一旦彰銀董事長由新光吳家決定,則將來的換股約定當然是對新光吳家有利,於是公股的“國庫”收入,又可能會流失百億。據悉,張伯欣下台是因為查到他往年股東大會紀念品的可能弊案。坦白說,台灣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發紀念品或價洽委託書,十之八九都有出帳或內帳的問題。政府別的銀行別的時機不查,偏偏在彰銀股東大會前夕查到張伯欣身上,這不是獨厚台新吳家是什麼?為什麼同樣的警棍措施不會用到華南金與開發金頭上?“行政院”對不同的金控採不同的作法,究竟標準何在?難道真如外界所報導,這一切都是為了要維繫二○○八的綠色錢脈? 
  
  細數過去數年金融版圖的改變:三年前,開發金控的經營權在政府主導下由陳敏薰移轉給中信辜二少;三年來公司治理爭議不斷。一年前,兆豐金董監改選,鄭深池與辜家聯手,儘管官股持股佔大多數,卻還是由鄭深池擔任民股董事長;若不是輿論重批、紅火弊案爆發、行政院滅火得當,今天資產數兆的兆豐金控已是鄭、辜聯手的天下。明後天,華南金又將改選董事、彰化銀將改選董事長,依目前情況來看,將來都是由親官邸的綠營金主接手。不論這些金主是因為幫今上募款而得勢、或是幫官邸送菜而得寵、或是與小馬夜宴而得機,如今拿下數千億的金控大禮;套一句親綠學者的用詞,都是“恩庇侍從”體制的得利者。 
  
  社論指出,以前,親綠學者批評蔣氏父子以恩庇侍從為核心而建構了“黨國”資本主義,如今民進黨所籌建的恩庇侍從體系,較之國民黨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此事成真,那麼“行政院長”、財政部長與金管會主委躬逢其盛,拿千億人民財產為新“黨國”資本主義催生,不但對不起全體台灣人民,也必須要負起完全的政治責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