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潘錫堂:對邦交國減債 扁當局打腫臉充胖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6 09:41:22  


潘錫堂:扁當局“打腫臉充胖子”捨本逐末拚外交。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作者 潘錫堂)陳水扁即將於八月下旬出訪中美洲﹐宣示對邦交國減債;台灣“外交部”評估,約有尼加拉瓜等五邦交國符合國際非正式組織“巴黎俱樂部”認可的減債標準。台灣“外交部”正研擬“減免邦交國外債計畫”,稱對高負債的貧窮國減免外債是先進國趨勢。台灣但此舉能否鞏固與邦交國關係不無疑問。

  台灣國際空間陷入困境,邦交國伺機提出減免債欠要求,例如尼加拉瓜要求勾銷外債,做為維持台尼邦交的先決條件;對此,台灣“外交部”將參照“巴黎俱樂部”所訂標準,包括國民所得低於一千美元等條件,視台方有無能力承受提出減債計畫。“巴黎俱樂部”成立於一九五六年,由十九個富裕國家組成,專門為負債國和債權國提供債務安排,如債務重組、寬減甚至撤銷。

  台灣“外交部”搬出“巴黎俱樂部”做為擋箭牌,顯然有裝“款爺”唬弄台人之嫌。

  誠如在野黨質疑,台灣“外交部”“想先減免外債,再加碼邦交國”、“只是想替不還錢的邦交國找藉口”;歸根究柢,扁當局此舉不脫“金援外交”,妄想“抓住邦交國”,但正當性不足,操作起來收效也不彰,理由如下:

  一、對高負債的邦交國減免外債,無論是舉債利息的減免展延,或是原本該還的債務不須還,對亟需外援的貧窮邦交國而言,唯僅略施小惠,只能“畫餅充饑”而已;因為在這些邦交國心目中,不僅欠台灣的債務無能力償還,也不打算償還,最迫切需要、且可能隨時“開口要、伸手拿”的還是台灣巨額金援。

  二、往昔雖有所謂“金援外交”,但大多用在邦交國經濟或農業協助。扁當局動輒把大筆鈔票,給付邦交國政治人物以換取支持,無助於兩國人民實質利益,一旦“東窗事發”邦誼反而岌岌可危。如○三年哥斯達黎加前總統白契科,收受台灣五十萬美元政治獻金,駐哥國大使王飛請辭;又如○四年哥斯大黎加前總統羅德里格斯,被控收受台灣一百四十萬美元政治獻金而遭到逮捕,皆為顯例。

  總之,扁當局運用減債手段,做為“金援外交”另一名堂,藉以達成鞏固邦誼之目的,根本無法如願,充其量稍可爬梳外債爛帳。巴拿馬外長阿里亞斯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陳水扁訪巴國受到最高規格的待遇,完全是一千七百萬美元“金援外交”舖陳出來的,凸顯扁當局“打腫臉充胖子”捨本逐末拚外交之一斑。(作者潘錫堂─現任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