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的頭等大事是什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2 14:46:08  


 
  文章說,崛起不僅僅是經濟力和軍事力的迅速壯大,而是經濟、軍事、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全面進步,全面現代化,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全面提升。一句話,既要有威懾力,又要有吸引力。曆史上,中國曾經達到過這樣的境界。盛唐時候,既有硬實力,又有軟實力,那時候不僅沒有分裂勢力,連弱小的鄰國也主動靠攏。那時候的中國是一棵大樹,枝繁葉茂,鳳凰來儀,萬國來朝。所謂來朝,就是主動依附,要求得到安全上的保護和經濟上的扶持。

  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在考慮國內政策時,絕不能忘記我們所處的國際環境。當今世界,外交依然離不開實力,許多時候還是實力起作用,實力强大了,衆多麻煩可以迎刃而解,甚至不可能發生,根本不需要費那麽多口舌。所以,“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論斷不僅對國內事務是真理,對國際事務也是真理。俄羅斯的普京實際上是實踐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則,將發展擺在了議事日程的首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經過8年努力,今天的俄羅斯腰杆子硬多了,可以理直氣壯地捍衛“俄羅斯利益”了。

  當然,不是說其他領域不重要。政治、文化、社會諸多領域里確實有許許多多問題亟待解決,有待改進。我們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時,應該自上而下地、積極地、主動地、務實地著手這些領域里的改革。改革實際上也可以叫做改良、改進,就是缺什麽補什麽,哪里不對勁兒,就在那里改動改動。多少年來,我們偏愛革命這個詞,而總是譴責改良,改良主義成爲一個貶義詞。實際上,改良和革命一樣,應該享有應有的地位。

  人類本身就是改良的産物,進化就是一種改良。最近,科學家發現,人的大腦不是按照事先的設計長成的,事先沒有一個設計,而是在原始簡陋的基礎上根據需要一點點加上去的,這里搭建一點,那里搭建一點,最後形成了一個看起來很不合理的東西。但是,它却可以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多少巨人巨匠腦袋里都是同樣模式的腦子。在政治領域里,改良主義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英國。改良主義似乎是英國人的文化傳統,他們喜歡說一句話,叫做“不破不補”。數百年來,他們就是這麽修修補補走過來的,曆史上只發生了兩場革命。一場是工業革命,沒有流血。一場是“光榮革命”,流了一點血,但其烈度在我們看來簡直是小兒科。他們好像比較講究實際。直到現在,他們仍然保留著女王這個封建社會的象征性標志,但她的存在幷沒有妨礙他們完成現代化。

  我們喜歡革命,喜歡推倒重來。我們曾經從革命中獲益,也曾經遭受“革命”之害。“文化大革命”就是推倒重來,結果損失慘重。

  文章指出,不過,名詞並不重要,叫改革也好,叫改良也好,叫改進也好,叫革命也好,都無關宏旨。關鍵的一點是,不可妨礙和阻滯中國發展進步的步伐,總要保證全體中國人意氣風發、同心同德地幹現代化,奔現代化,迅速而平穩地實現崛起。要清醒,我們的國際環境並不好。要知道,落後不僅僅要挨打,落後還將導致國家的分裂,導致國土丟失。國土國土,國之根本,無土哪有國?還有什麽比它更重要的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