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賴幸媛:“陸委會”是“變速箱”非“煞車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5 00:51:15  


  中評社台北9月5日電(記者 李仲維)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港媒專訪中表示,520之後兩岸當局能夠擱置不必要的政治爭議,促成了今年6月兩岸兩會的制度化協商管道,對於兩岸關係的改善與雙方互信的建立,是一項重要的起步,深具意義。 

  賴幸媛指出,新政府成立之後,兩岸互動的主體已經不再是兩岸政府,而是包括雙方的人民;兩岸互動的範圍也不再限於兩岸之間的往來,而是全方位的互動。因此,兩岸雙方應該多溝通,尋求解決方案,並且要有“同理心”,以增加交集與共識,降低彼此對立,減少誤會。 

  關於“陸委會”的角色,賴幸媛則強調,“陸委會”所扮演的是“變速箱”而非“煞車皮”,也就是希望在相關開放政策的決策過程中,扮演專業評估的角色,讓政策推出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和準備得更為周延;但對於若干重大的政策,“陸委會”也會主動加速和全力的推動。 

  賴幸媛指出,新政府上任以來,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則,並在深耕台灣、全球連結的整體經濟發展戰略下,循序漸進推動兩岸經貿各項政策及法規的鬆綁。兩岸應善加把握歷史契機,共同開創雙贏局面,但在過程中,不應求其快,而要務實穩健。 

  針對海基、海協兩會之間下一輪的會談,賴幸媛也期盼雙方能根據今年6月雙方簽訂的“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儘速積極處理兩岸周末包機進一步增加班次、開放航點及建立新航路等議題,透過協商積極落實執行。另外,針對台灣提出今年內希望商談的議題,包括海運直航、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小三通擴大人貨往來等事宜,也希望能在今年底前完成協商。 

  賴幸媛說,她八年前從事公職以來,時時抱持著“為‘國家’、為人民"做事的態度全力以赴,超越藍綠的傳統定型化政治標籤。從恢復兩岸兩會制度化協商管道、擴大小三通適用範圍、完成週末包機及陸客來台兩項協議的簽署、開放人民幣在台兌換、放寬縣市長赴大陸交流、擴大開放大陸媒體到台灣駐點採訪,以及開放陸資登台及放寬台資赴大陸投資限額等,各項政策與措施的制定過程中,她和“陸委會”全體同仁無不全力投入,她的一貫態度就是“在‘陸委會’,沒有私人議程”。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