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期待APEC“連胡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9 12:06:26  


  中評社台北11月19日電/中央日報今天社論說,此次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馬英九“總統”指派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以“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的名義,代表“我國”參加並與APEC其他成員領袖會面。這不僅代表“我國”參與國際活動的層次提升及範圍擴大,同時也意味台海地區邁向和平與穩定,這不但是兩岸所有人民之福,亦是世界各國所樂於見到的兩岸新局。 

  社論說,連主席自從二○○五年四月對大陸進行“和平之旅”,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後,與中共領導人胡錦濤總書記有過多次會面,每次“連胡會”都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擘劃願景,為提升兩岸人民福祉貢獻心力。此次雙方若能在APEC架構下進行“連胡會”,不僅代表兩岸將更進一步攜手合作,共同面對國際經濟情勢,同時也象徵兩岸關係邁向新紀元。 

  在國際經濟情勢方面,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隨著交通與資訊科技發達,各國來往日益密切,已經成為休戚與共的地球村。但也是由於全球化,使世界各國共同面臨許多跨國界或跨區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例如,全球暖化、金融危機、高糧價與高物價、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種種挑戰。 

  針對這些“非傳統安全問題”,此次APEC會議主題“一個亞太發展的新承諾”(A New Commit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sia-Pacific),就是希望透過APEC組織,提升世界各國企業的社會道德與社會責任,並且加強合作,共同發展,一同克服這些問題,讓人類的生活環境、企業的經營環境、國家的發展環境能夠更好。 

  另一方面,也因經濟與金融的全球化,各國經濟與金融關係已經密不可分,風險預防的觀念也必須隨時調整,未來個別“國家”的經濟發展、個體企業的經營策略、甚至個人的生涯規劃,都要掌握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與金融脈動。因此,各國有必要透過國際經貿組織或會議,加強交流溝通,掌握充分訊息,以因應經濟及金融全球化所帶來的可能衝擊。 

  社論說,當前兩岸同為國際經濟社會的重要成員,大陸為全球第三大貿易體,有一兆九千多億美元外匯存底,已經是“世界工廠”,並將成為“世界市場”;而台灣為全球第十六大貿易體,有二千八百餘億美元外匯存底,多年來與各國經貿合作密切,不但累積許多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也發展出精密產業及生物科技,更累積雄厚經濟實力。 

  兩岸有責任,也有義務,在全球金融海嘯發生時,善盡身為國際經濟社會一份子的責任,與世界主要經濟國家一同“振衰起弊,繼往開來”。尤其,最近APEC部分成員倡議,利用外匯存底共同成立八百億美元基金,以協助成員因應國際金融海嘯的衝擊。兩岸當局應與APEC各成員一起合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透過APEC架構,共同維護國際經濟與金融穩定。 

  社論指出,在兩岸關係方面,今年五月國民黨能夠獲得台灣人民付託,顯示這幾年國民黨推動的兩岸政策,也就是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與大陸發展和諧與合作的關係,得到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支持,同時也獲得世界各國的肯定。 

  今年六月,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簽署“包機會談紀要”及“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十一月,兩會再度簽署“空運”、“海運”、“郵政”及“食品安全”四項協議,不但使兩岸經濟合作向前邁進一大步,也為兩岸的互信建立堅實基礎,更為兩岸和平發展開拓康莊大道。 

  未來在兩岸兩會制度化協商的基礎上,兩岸“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逐步協商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至於較敏感議題,如台灣安全與國際活動空間,讓我們透過兩岸產、官、學界全方位的交流溝通,增進彼此瞭解,縮短彼此距離,在“正視現實、互不否認、為民興利、兩岸和平”的願景下,繼續努力奮鬥。 

  在當前全球化大趨勢下,所衍生之跨國或跨區“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增多,兩岸亟需拋開過去的藩籬,以大家都是地球村成員的嶄新觀念,透過國際經貿組織,加強雙邊或多邊合作,以共同因應全球化的挑戰。而兩岸關係在國民黨執政後,已經走向和平、和諧與合作的新局面,也為兩岸未來在國際經貿場合加強合作奠下基礎。 

  社論說,在全球經濟情勢需要,以及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上,兩岸有必要加強合作,善盡國際經濟社會重要成員的責任與義務,協助世界各國解決因全球化所衍生的各項問題,希望所有APEC成員能讓台灣有更多的參與機會與參與空間。而這一切有賴兩岸在APEC進行“連胡會”協商處理,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出席G20、出訪拉美希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