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中國必須應對法國的“狡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8 10:29:37  


薩科齊面目修飾善變。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說:法國總統薩科齊不顧中國的警告於12月6日悍然會見達賴,成為第一個以歐盟輪值主席身份見達賴的歐洲領導人。儘管薩科齊狡猾地呼籲中國“平靜”,擺出一副不想激怒中國的姿態,但世界媒體普遍預感到中法外交風暴正在到來。 

  中國外交部7日迅速對薩科齊的舉動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不滿”,中國民間則通過互聯網表達出類似今年4月奧運聖火在巴黎遇阻時的激烈情緒。“中法將有一次意志、力量及外交手腕的複雜較量,世界很了解法國,但將在這一過程中仔細評估中國。”一位學者7日對《環球時報》說。 

  薩科齊一面會見達賴,一面呼籲中國“平靜反應”,愛麗舍宮還表示,中國對法國有大量出口,如果危機升級,到時“只有輸家”。 

  面對法國的說辭,JCC新日本兩岸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庚欣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薩科齊的舉動符合歐洲一些國家的政治傳統,他們有著豐富的國際政治經驗,用狡猾來形容也毫不為過。與美國不同,法國等老牌歐洲國家經常模糊焦點、轉換問題,一方面干涉別國的內部事務,同時搶占道德高地。不過,庚欣認為,這種對他國頤指氣使的殖民傳統做法已不符合現在的國際形勢,尤其是金融危機蔓延之下,世界應有共識,即努力避免摩擦、觸及敏感話題,但法國的這種做法顯然具有明顯“挑釁性”,薩科齊會見達賴之前就高調宣布顯然沒有顧及中國的壓力和感受。 

  庚欣認為,法國多方認為中國制裁法國的結果是兩敗俱傷,這一點毋庸置疑,中國肯定會面臨損失,但是,“西藏問題”涉及中國主權,在一個多民族國家,向心力和基本穩定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中國以不得已的方式表達強硬目的是向歐洲清晰表明在“西藏問題”上中國不可能讓步,中國甚至可以接受經濟上的損失,否則一旦產生經濟和政治上的混亂,中國將付出更大代價。庚欣說,日本和美國近年來與中國的交鋒中,已逐漸和中國產生了默契,明白了中國的紅線,但歐洲似乎還沒有到這種程度。 

  英國皇家國際關係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凱利.布朗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經濟制裁很有可能是中國今後對付法國的利器,不過這也是一個非常具有風險性的舉動,經濟制裁通常在和平時代是處理雙邊關係時的最後一招,一旦發生事態將有可能失控,那麼下一步中法雙方都將面對急速上升的保護主義聲浪。 

  對中國近年來少見的強硬外交態度,布朗認為“這與北京在經過對話之後所獲得的不同結果有關係”。他說,“西藏問題和台灣問題對於中國來說同樣重要。在台灣問題上,中國大陸今年通過與國民黨當局的成功對話機制,讓大陸與台灣的友好關係得以增進。反觀西藏問題,中央政府與達賴方面的對話卻無果而終,更導致雙方關係惡化。在這個背景之下,歐洲領導人堅持要見達賴,無疑迫使中國政府在態度上強烈反彈,認為這是干涉主權事務的行為,因此做出取消中歐峰會的決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