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楊潔篪:中國不回避應盡義務 做事不超國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5 16:23:11  


 
  楊潔篪:不做超出國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同時不回避應盡的國際義務

  記者:從08年這個角度來說,大家又看到一個新的關係,就是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由於中國地位的提高,我們也看到世界各國對我們的要求好像也高了,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尤其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對中國的表揚聲音很多,背後希望你做更多的事情。

  楊部長:中國的實力作用跟影響確實是比以前更大了,這是事實。那麼我們在國際上,為促進和平穩定發展所作的貢獻,客觀來講,也比以前多了,今後隨著我們國力的發展,我們要進一步的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這也有利於進一步樹立我們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

  另外一方面,中國畢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按照人均GDP來看,我們還排在100位之外,如果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我們勉強去做,於己於人都沒有什麼好處。這一方面我覺得我們外交方面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讓世界更多地了解我們,了解中國的實情,了解中國的政策。我們也應該強調,就中國作為這麼大的一個發展中國家,有13億人口,只要中國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的經濟,平穩較快的增長,這不能不說是對亞洲跟世界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個最大的貢獻。

  楊潔篪:長遠來看對中歐關係還是充滿希望的

  記者:如果回頭看08年,談到中歐之間關係的時候,大家的心情突然就變得複雜了一點,覺得看到了兩個歐洲:一個歐洲是比如說在大地震的時候,對我們的幫助,包括在奧運會的時候,有很多的領導人包括百姓的支持;可是另一方面的確在貿易方面,包括在達賴問題上,包括火炬傳遞上,又讓很多的中國百姓感到很氣憤,您怎麼看待如此矛盾在08年的時候呈現出來?中歐之間關係的走向如何?

  楊部長:我認為中歐關係在2008年,一方面是取得了進展,另一方面也經歷了一些非常複雜的情況,應該講是有一些曲折的。

  那麼從好的方面來講的呢,雙方保持了高層的溝通,使雙方的經貿關係繼續向前發展,是起到了一個重要的作用。你剛才又提到了在抗震救災當中,一些歐洲國家民衆、政府慷慨解囊,有些國家還派出了醫療隊,或者向我們提供醫院的設施。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覺得確實有一些人對中國做了錯誤的事情。在處理中歐關係方面,是需要從長遠的,戰略的角度來認識對方的國情,以及對方為什麼要採取某一種發展的道路,應該理解。因為中國跟歐洲很多國家發展的歷史的背景、文化都不一樣的,發展的水平也不一樣的,而且我想大多數的歐洲公衆,是看到的。中國是找到了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而且歐洲方面也從同中國的貿易方面得到了很多的實惠,從長遠來看,我認為我對中歐關係還是充滿希望的,我認為雙方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共同的利益,這個關係會繼續向前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