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界工廠升級產業重新佈局 粵企是“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9 08:30:13  


汪洋在談到廣東企業時說,“有人說,如果讓狼和狗打架,最後肯定是‘狼’贏。因為狗被人類豢養慣了,習慣了安逸的生活,體能退化,不像狼在野外,要經常面對生存的挑戰,鍛煉出很強的戰鬥能力。”
  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珠三角向有“世界工廠”和“全球製造業基地”的美譽。然而,國家發改委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則希望珠三角從“全球製造業基地”提升為“世界級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文匯報報道,對於珠三角都市圈的未來產業目標,《綱要》如此闡述:打造若干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進製造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和品牌,發展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與港澳地區錯位發展的航運、物流、貿易、會展、旅遊和創新中心。 

  為此,《綱要》明確提出,支持珠三角地區與港澳在產業上深度合作。 

  多位香港及廣東專家都指出,即將完成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將催生出珠三角都市圈。按照目前各地的產業基礎和未來產業佈局,都市圈內將形成三個產業發展極、形成三角形產業網絡。 

  智經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認為,珠三角都市圈內,目前出現了三個“一體化”的態勢:一是未來香港將與深圳以一體化的態勢,最終發展成“港深發展極”;二是廣州與佛山將逐步實現一體化,發展成為“廣佛發展極”;而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工建設以及其它跨境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珠海和澳門將逐步成為第三個發展極—“珠澳發展極”。 

  三個“發展極” 佈局見雛形 

  專家預測,三個“發展極”,將承擔都市圈不同的產業功能,實現錯位發展,突出經濟和產業的互補功能。港深發展極是珠三角都會區外源型經濟中心,將側重為珠三角都市圈外源型經濟提供金融、物流等高端服務和生產性服務;廣佛發展極是珠三角都會區內源型經濟中心,是內源型經濟的重要支撐和引領,將側重發展先進製造業和部分生產性服務業;珠澳發展極則將充分利用後發優勢,引進清潔產業、生態產業和商務休閒旅遊等產業,重點發展生活消費性服務業。 

  在珠三角都市圈未來產業新格局中,香港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綱要》也進行了具體闡述。一方面,中央將全力支持在珠三角的港澳加工貿易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向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另一方面,中央支持珠三角地區與港澳在服務業、金融業、旅遊業、文化產業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粵港政府和專家的調研,對香港未來的角色,更是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從區域定位和發展潛力來看,穗深港軸線的珠三角東部地區將發展成為都市圈的“科技帶”、“知識帶”。在這個產業帶,香港可加強本身的知識和科技實力,與深圳緊密互動合作;利用先進的國際體制優勢,負責珠三角的智財管理。具體包括國際知識產權和專利的管理、交易,並提供法律服務;善用國際顧問人才,開展產業信息、提供諮詢服務;利用香港的國際生活方式,吸引國際科技人才經香港落戶珠三角;利用香港的國際金融優勢,建立珠三角科技創投服務。 

  國際化“門戶” 香港角色重 

  廣州-江門-珠海-澳門-香港軸線的珠三角西部地區,將發展成為“休閒帶”、“生態帶”,輻射廣東山區和西翼的生態性農村發展。香港可以港珠澳大橋為紐帶,形成迪士尼—澳門—橫琴等休閒帶;發展香港的生態環保產業,建立食物安全監管體制,服務西岸地區的生態農村消費;推動醫療和保健產業,結合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的現代西方醫療體系,香港理工大學的物理治療經驗,提供醫療、老人康健服務等。 

  此外,香港在未來都市圈的文化產業中也大有作為。可以時尚文化因素,推動都市圈傳統消費產業的升級,建立“設計師主導”的時尚產業。香港可與廣州協力合作,前者保持與國際市場聯繫,後者追蹤了解內地風尚,共同推動設計人才的培養;香港還可與珠三角各特色專業鎮合作,建立珠三角時尚產品的國際展示平台,以試銷市場的經營理念,直接向海內外消費者推廣珠三角最新產品,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升級。 

  專家指出,香港未來的作用,可以如此比喻:香港北向珠三角時,以右手臂的科技、人才戰略,左手臂的生活、生態戰略,與廣州握手相牽,以科學、和諧、可持續、更人性化的發展理念托起整個珠三角都市圈,創出珠三角都會區下一個精彩的30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