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面對各國領袖指責 美媒:世界還需指望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2 18:27:26  


溫家寶於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裡不點名批評某些國家的政策引發國際金融危機,明顯是指責美國。(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2月2日電(記者 梁卓鈞編譯報道)世界經濟論壇裡,各國領導均對美國大肆抨擊,《紐約時報》引述對外關係理事會主席的說話,新總統上任後,也沒有人願意原諒美國,但大家仍要指望美國帶頭挽救世界經濟。

  文章摘譯如下:

  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裡,美國不但沒有受到熱情擁抱,取而代之的是各國領袖不斷對美國政策的指罵,各國認為美國“保護主義”抬頭將成為新的威脅,不禁令人聯想到布什時代的景況。

  對於奧巴馬能否改變美國的方向,我們仍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在世界經濟論壇的閉幕式中,儘管各國承諾鼓勵國際貿易及全球合作,美國與世界的鴻溝也越來越大。

  美國對外關係理事會主席理查德.哈斯表示:“即使新總統就職以後,也無有人願意原諒美國。”

  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批評美國的聲音來自俄羅斯總理普京和中國總理溫家寶,他們大篇幅地批評美國低儲蓄高消費的發展模式、金融機構片面追逐利潤而過度擴張;金融及評級機構缺乏自律等。但值得關注的是,攻擊美國的言論也包括歐盟裡的政經領袖,特別是來自德國及法國的聲音。

  德國總理默克爾直言﹕“我們必須阻止巿場力量(market force)被破壞…例如,我非常關注美國注資汽車製造業,這會破壞巿場力量及引發保護主義。”

  美國現正就如何挽救汽車業進行討論,其救巿方案將會有利美國本土鋼鐵工業。而且,美國外務官員警告,任何走向保護主義的舉動均會為華府及世界帶來嚴重的後果。

  奧巴馬熱充斥全球之時,華府以較低姿態派遣白宮顧問瓦萊麗.賈勒特出席世界經濟論壇。賈勒的講話中並沒有直接討論保護主義的問題。

  《紐約時報》認為,世界各國批評美國拯救汽車製造業時,歐洲國家包括法國、英國及瑞典已投放數以十億的資金拯救汽車產業。再者,法國更長時間保護當地企業免受外企取締,又以鉅款支援當地農民。

  美國除了受到外界的批評,各國官員亦非常關注奧巴馬近萬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華府新一輪的瘋狂發債,透過長期高息把其他發債人排擠出去,這將會對依賴外匯的發展中國家帶來痛苦,並於環球經濟復甦後帶來通脹。

  縱使受到眾多批評,《紐約時報》認為,至今仍然沒有任何一個經濟力量、不論是歐洲、日本、或中國做好準備去取代美國所扮演的角色。

  “諷刺的是,大家仍然指望美國能起領導作用來解決經濟危機,或者改善現時的情況。”哈斯說。


    相關專題: 溫家寶訪歐 一次展示信心的訪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