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稱10-15年内俄武器仍是中國唯一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8 11:12:48  


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S300導彈。
  最近,俄羅斯MAIL.RU網站全文刊載俄羅斯記者馬卡利耶夫撰寫的“21世紀的中俄軍貿發展趨勢”文章下面是一位熱心網友淩雪翻譯的全部內容,我們刊登此文並不代表我們同意或證實其內容和觀點。

  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軍隊,其數量為225萬人。2006年,軍費開支達到了360億美元,是繼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之後軍費開支最多的國家。

  1979年初,中國實施了大刀闊斧的軍事改革,加速了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步伐,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計劃就是實施大規模的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

  1978年12月,解放軍提出了軍隊四個現代化建設計劃,並將其作為軍隊建設的長期目標。該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建設一支現代化軍隊。

  在實施軍隊建設現代化計劃的過程中,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具備對自己軍隊武器裝備實施更新換代的能力,急需購買國外現代化武器裝備。但是,1989年中國遭受到了西方國家的武器裝備禁運。為此,中國政府開始從俄羅斯大量購買武器裝備。毫不誇張地說,中國與俄羅斯政府在軍事技術方面的合作以及從俄採購武器裝備具有重要的意義。應當指出的是,中國政府在軍事技術領域裡確定與俄羅斯合作,是因為俄羅斯武器裝備系統不僅在技術工藝方面,而且在價格方面都能滿足中國的要求。這實際上勾畫出了1990年代後期至21世紀初的俄中軍事技術合作的藍圖。這幅藍圖在於,向中國出售武器裝備和武器裝備生產許可證。此外,其它軍事技術合作也具有平穩發展的性質。中俄雙方軍事技術合作最突出的特點是在空軍和海軍武器裝備領域這是因為無論是質量方面還是在數量方面,解放軍武器裝備在這些領域裡最為落後。

  1992~2005年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共計採購了281架蘇一27和蘇一30第四代戰鬥機,其中,105架戰鬥機是使用生產許可證組裝的。應當指出的是,中國政府在採購武器裝備方面的顯著特點是:由採購組裝部件向採購生產武器裝備許可證轉變,這不僅可以減少武器裝備的生產成本,而且可以實現武器裝備生產的自主性。鑒於中俄雙方穩固的軍事技術合作,截止2005年12月,解放軍空軍已經裝備了14架伊爾一76軍用運輸機,並向俄羅斯定購了34架伊爾一76。同時,中國空軍還裝備了4架伊爾一78空中加油機,還向俄羅斯定購了4架伊爾一78。

  除了採購戰鬥機、軍用運輸機和空中加油機外,中國空軍還從俄羅斯採購所必須的零部件,以便實現戰鬥機的國產化,首先是輕型戰鬥機的國產化。目前,已經形成批量生產的有殲一10戰鬥機,該機應該說是1990年代中國航空工業最出色的代表。殲一10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包括復合材料和數字式飛行控制系統等。與其它戰鬥機相比,殲一10具有自己的明顯特征,即採用矩形進氣口,三角機翼和鴨翼。這種先進的氣動布局可以保證戰鬥機的高度機動性能。為此,該機還安裝了數字式飛行控制系統,以更有效地操縱飛機。這種數字式飛行控制系統採用了4餘度技術,大大提高了飛機的安全性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