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危機衝擊日烈 防颳亞洲風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2 15:12:55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危機衝擊日烈 防颳亞洲風暴”的社評表示,最近十分流行金融海嘯第二波來襲的言論,實際上近兩年來危機的衝擊波浪接浪,特別是自去年九月大爆發後,更是波濤洶湧幾無寧日且衝擊日廣,令相關風險不斷深化及出現新形態,如不能及早掌握將陷於被動甚至絕境。

  社評說,金融危機根在金融,而歐美銀行體系幾可說是正在潰爛。最近美國又已安排對花旗銀行進行第三輪救援,並引起了應否把銀行國有化的爭議。令人心驚者是:多家銀行及保險公司AIG、房利美及房地美等主要大型機構,自被送入政府的“深切治療室”後,一直沉疴難起而要不斷加大救援力度,許多評論還指第三輪救花旗行動,不會是最後一次。同期間歐洲情況亦十分惡劣,例如英國便要以巨資承保皇家蘇格蘭等銀行,由此可見,歐美的銀行危機已揮之不去。

  自去年末季起,環球經濟已明顯受到金融危機拖累,出現了“急凍”險情。如美國第四季GDP增長在修訂後,下跌幅度便大升至百分之六點二,而消費、投資及出口等三頭馬車均顯著下跌,顯示全線放緩,物價則瀕臨通縮邊緣。經濟下滑本屬意料中事,但來勢之急卻出人意表。歐洲及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其情況或較美國更差。在全球金融及經濟形勢迅速惡化下,所產生的惡性互動尤令人擔憂。

  社評指出,必須注意者是,當前世界經濟正面臨幾個突出而迫在眉睫的問題。首先是歐美等主要發達國政府,於年內將要大舉融資,以滿足巨額財政刺激經濟方案所需,有估計指這可高達二至三萬億美元,國際市場能否承受此巨大負荷確有疑問。且在其背後,正醞釀主權評級下降,國債息升價跌,以至貨幣貶值等綜合危機。何況給私人企業融資帶來的擠出效應亦不容忽視:企業債券相對國債的溢價已大幅攀升。

  在歐盟及美國等世界財經核心之外的一些地區,情況之惡化也到了緊急關頭。其一是東歐,由於財政或經常賬赤字過高,或對外債依賴過重等已見險情,正急待國際救援。自去年起IMF已數度出手,日前世界銀行及歐洲央行等,亦聯手撥款逾三百億美元以備援助之用。東歐若出事將對西歐帶來巨大衝擊,如西歐銀行在東歐的債權便高達萬餘億美元。

  社評又說,其二是日本及東亞地區。區內形勢正急速轉差:日、韓、台、星等主要出口來源區,一月份出口均大跌三至四成以上。日本去年四季度GDP竟大跌逾一成二,且已連續出現四個月外貿逆差。東亞多國還出現了貨幣大貶值,資金加快撤離,資產市場滑坡及經濟收縮等現象,九七年金融風暴的情景又再見眼前。本來一般意見認為,亞洲在經歷了上輪風暴洗禮後,銀行體系及企業管治均有顯著改善,外匯儲備豐厚,且增長及出口一直維持強勢,或可見到脫鈎效應而少受歐美衰退打擊。實際上東亞個別地區的經濟滑坡,似還較歐美嚴重。上次亞洲風暴時,國際金融體系仍較穩健,歐美經濟亦算不錯,令東亞可借出口來挽回頹勢,今次這條路已不通。東亞情況急轉直下,難免會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產生直接及較大影響,故必須及早為應對這項新挑戰作出部署。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