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榮恭:孫中山先生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導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1 10:36:40  


 
  選舉鬥爭的犧牲品

  在李登輝第二個任期之前的台灣,從小學到大學,在歷次重要的考試中,三民主義都是必考的科目。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之後,當權的台灣“獨派”人士開始“去中國化”。

  “ 比如將國立編譯館的館長更換,啟用一些有‘台獨’思想的人,包括我的一個學生在內的5個人組成‘去中國化’小組。”曾經是國民黨幹部、參與過台灣歷史教科書編撰、現任香港珠海學院教授的胡春惠表示,“陳水扁上臺後更是如此,停止一切有關三民主義的教學,並在教科書裏開始出現‘孫中山、蔣介石代表外來政權’的說法,在歷史書上將中國史逐漸變成外國史。”

  民進黨時期,台灣當局的“去中國化”從修改小學到大學的教科書開始,新的歷史教科書採用加強台灣歷史,弱化中國歷史的方法,逐步疏遠台灣年輕人對中國的認同,最後乾脆將中國史劃到外國史,孫中山先生也成了“外國人”。

  民進黨當局這種混淆是非的做法不僅造成了教職人員和研究學者的無所適從,更引起了青年人的認知混亂。

  現在北京大學研究清史的台灣學生黃圓晴就曾遇到這樣的困惑。

  “ 為了給一個初中生補課,我事先看了一些修訂後的歷史書,發現在書中孫中山被放入了外國史,原因是原先的中國史變成了外國史。我當時很驚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修改,而民進黨這麼做到底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為什麼要否定我們的過去?”黃圓晴說,她當時並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改變,覺得很難理解,“雖然我參加聯考的時候已經不需要再考三民主義了,但我還是知道孫中山是‘中華民國的國父’。”

  民進黨不斷用國家認同和意識形態挑動族群對立,嚴重撕裂了台灣社會,原先許多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都被取消了。胡春惠記憶猶新的是最後一次參加民進黨時期在“國父紀念館”的孫中山學術活動,他當時在現場感傷的說:“可能這是台灣最後一次研究孫中山,這裡也許是孫中山的名字唯一能出現的場所。”

  “奮鬥精神值得學習”

  轉機出現在2008年3月,國民黨得以重新上臺。馬英九上臺後,開始為台灣社會撥亂反正。不過,在經歷了政治的操弄和意識形態的紛擾之後,許多台灣人對孫中山先生的評價也呈現新的特徵。

  如今,在黃圓晴看來,孫中山是一個在舊制度下接受新式教育的人,充滿理想主義,“孫中山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年輕人學習。”

  而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的台灣學生馬正愾則認為,“我覺得孫中山是一個歷史人物,他身上有很多優良的品質,我更願意將他留在歷史中,而不要再附加太多的政治概念。”馬正愾說,他覺得自己對孫中山的理解在當下島內更具有普遍性。

  “經歷過相反意見的衝擊後,人們對孫中山的理解和評價會更加中肯。”胡春惠教授如是概括國民黨重新上臺後島內對“國父”的評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胡吳會 國民黨紀念孫中山奉安南京80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