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力拓高薪刺探資訊 圖瓦解中國鋼廠聯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0 09:08:16  


 
  200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全球鋼鐵業對鐵礦石需求格局的改變,影響到了力拓公司的戰略。因為中國企業分散,力拓找到了瓦解中國這個看似龐大的陣營的突破口。

  據了解,除了通過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和公司派遣內部人員前往全部各地鋼廠調研外,力拓還從全國各大鋼廠和政府部門高薪“挖”來政府公關人員、中國鋼鐵專家、中國礦業專家等“人才”。

  記者了解到,此前曾供職于五礦集團、萊鋼集團等公司一些人員目前就職于三大礦山公司之中,這些人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了解,且與相關鋼鐵公司和政府部門人員非常熟稔。

  斷供和輿論推波助瀾

  擁有一群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熟稔的“耳目”顯然不夠,力拓還需要借助其他手段進行“推波助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在此前協會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鐵礦石談判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談判的不僅僅是供需關係。

  長期關注力拓以及鐵礦石談判的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力拓借助輿論壓力,通過斷供等途徑在中國鋼鐵市場上製造緊張氛圍。

  從2006年開始,記者頻繁在外媒上看到關於澳大利亞礦山被洪水衝擊、港口受到影響、礦山被迫減產等消息。如2009年2月17日,力拓表示,暴雨和洪水正對西澳大利亞Pilbara地區鐵礦石運營造成嚴重的影響,迫使鐵礦關閉,鐵礦石列車停開,碼頭操作停頓。

  這給原本供需平衡的鐵礦石市場增添一些緊張情緒。“通過製造緊張氛圍,可以拉動現貨價格上漲,而現貨價格上漲,又是長協價格上漲的藉口。”上述分析師說。

  類似的輿論氛圍多了,力拓又製造出更多的緊張氛圍——斷供。今年6月,就從中國鋼鐵企業內部傳來,力拓停止供應現貨。此時,現貨價格明顯比按照今年“首發價”執行的長協價要低。

  這同樣發生在淡水河谷的身上。2006年5月16日,淡水河谷與德國鋼廠蒂森克虜伯公司達成上漲19%的“首發價”。一週以後,淡水河谷要求中國的鋼廠在5月31日之前接受“首發價”,否則將把原定銷往中國的鐵礦石轉賣至其他國家。這讓中方最後被迫接受了“首發價”。

  從去年開始,因為“奇貨可居”,必和必拓提出了鐵礦石指數定價,即變相的現貨價。而力拓雖然沒有主動提出,但對必和必拓提出的要求給予了默認。今年6月30,英國鋼鐵指數公司(The Steel Index)總裁史蒂文·蘭達(Steven Randall)在北京推銷其鐵礦石指數TSL。他對面坐著的是一群來自中國鋼鐵公司、鐵礦石貿易公司、礦山公司、期貨公司的代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