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獨派威脅 民進黨陷扁案土石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7 00:28:18  


獨派以“關鍵少數”的地位來威脅民進黨,從陳水扁到蔡英文,最後都在台獨政治路線前乖乖俯首稱臣。
  中評社台北9月17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導)陳水扁所涉6大弊案一審被判無期徒刑,輿論鋪天蓋地呼籲民進黨應與之切割,才能從扁案陰影中站起來,黨中央非但不為所動,還積極發動挺扁司法人權,與扁站在同一陣線。總結民進黨從2006“國務機要費案”爆發迄今的反應,可以從政治版圖的數學來觀察,黨中央不敢大破,進行清黨,就永遠擺脫不了挺貪腐的泥沼。

  陳水扁案之於民進黨,說簡單也可以很簡單,就是黨內一個派系出了問題,老大底下還有些徒子徒孫支持著。外界所提的“切割說”,就好像開刀動手術,理論上,只要把不好的組織,連同周邊一些也受到侵襲,無法治癒的部分切掉,休養一陣子就沒事了。很多政黨都曾遇過類似問題,有些是派系領導人貪腐不法,也有些是因理念不合,內部惡鬥,展開清黨。

  敢大刀闊斧清黨的政黨,通常有兩個主要特質,第一是要有堅強的社會基礎,即使割掉一塊也不怕;第二是沒有包袱,勇敢擺脫過去。

  國民黨在李登輝主導時,也曾類似問題。李當時以兩國論挑起兩岸的緊張,內部又縱容黑金,黨的形象空前黑暗。當時,李登輝在黨內也有一股不小勢力,圍繞在李身邊的本土派,只要李一出走,就會跟著出走。但國民黨擁有基本盤穩固優勢,只要是一對一選舉,通常都有過半實力,李登輝帶子弟兵出走,撼動不了國民黨。即使在扁執政的8年裡,藍營仍是“立委”選舉的“常勝將軍”。

  這就是政治裡的數學問題,當國民黨的政黨版圖達到一個穩定多數,就不會受到特定派系牽制,要走就走,不會影響大局。事實也證明,李登輝出走後創立台聯,成為民進黨側翼,並未成功;李登輝卸任8年,台聯在2008“立委”選舉失去所有席次,正式泡沫化。反之,當時與李登輝翻臉的國民黨,2008即重新拿回政權,由馬英九當選“總統”。

  用同樣的政治數學角度即可看到民進黨的困境。民進黨這10多年來,政黨基本盤一直在4成上下徘徊,陳水扁兩次當選“總統”,第一次是靠連宋分裂,第二次則因“兩顆子彈”險勝,都不算是“穩定執政”。因政治版圖有限,民進黨格外重視團結,黨內任何一股有實力的力量跑了,都會對黨產生衝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