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粵劇“申遺”誠可喜 人才零落仍堪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5 10:12:07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粵劇‘申遺’誠可喜 人才零落仍堪憂”的社評說,國慶、中秋長假期傳來好消息,港人最熟悉的廣東“大戲”粵劇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本港首次得到這一榮譽和權利。

  社評指出,更有意義的是,有關“申遺”,是由特區政府聯同廣東、澳門三地政府○八年九月通過中央向聯合國提出申報,幾經調查審核,最後獲得批准,說明粵劇不僅是整個粵港澳地區的共同文化財富,在全國範圍內也具有其藝術地位和價值。

  粵劇起源於清代末期廣佛一帶,藝術上受京崑影響,最早講“戲棚官話”,後來才逐漸改為“白話”,在表演上則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比較生活化,部分藝人且為參與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整個劇種在民間有很大的影響力。然而,申遺成功固可喜,但要指望目前全面陷入低潮的粵劇能夠因“申遺”成功而得到復甦與振興,恐是不切實際的理想而已。

  社評表示,當前,在粵港澳地區,粵劇演出正處於青黃不接、日走下坡的堪憂局面。當然,隨著時代、社會轉變,消閒娛樂及訊息文化大發展,要想粵劇再現當年省港大班一錘鑼鼓連響一個月的盛況已經不切實際,但今天粵劇演出水準的低落、人才的凋零以及觀眾的減少,確實已到了一個相當危險的地步。如果再這樣下去,本來生龍活虎的粵劇最終將會被送入博物館,即使“申遺”成功也難逃這一厄運。

  社評表示,粵劇的寥落,和其他地方劇種一樣,有其外在和內在的因素,而比較起來,更關鍵的是後者。今天年輕一代的粵劇演員,普遍缺乏紮實的基本功,更缺乏長期“踏台板”的舞台實踐,在台上演來不是“姐手姐腳”,就是“畫虎不成”的照搬,總之怎看都不像個“大老倌”模樣,如此又怎能發揮戲曲藝術的魅力,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呢?

  社評又說,粵劇之所以越來越低落,除了社會轉變等因素外,關鍵在於人才的培養與成長,脫離了戲曲藝術的規律和軌道。今日令老一輩“大戲迷”念念不忘的紅線女、芳艷芬、任劍輝、新馬師曾、麥炳榮、陳錦棠……,試問哪一個不是“紅褲子”出身,強如“女姐”,出道時也不過是馬師曾班中的“三幫”而已。而恰恰就是這些做兵仔、“趯”梅香的日子,造就了他們一身不凡的技藝和本領,“開戲師爺”給個“題綱”,自己在台上就要“執生”,如此日積月累下來,演出已到了出神入化、得心應手的地步。反觀今日,一些“新秀”,一齣《帝女花》走天涯,在台上依樣畫葫蘆,“能戲”多少,一隻手數得晒。

  社評認為,當前“申遺”成功的同時,特區政府民政局及其他有心人士,如果真要挽救、振興粵劇,首先要做的不是興建“西九”提供最一流的演出場地,也不是多給一些經費資助,而是要從根本做起,從全面培訓人才做起,而人才不能在課堂上學、必須要到台上學,而且不能一開始就演長平公主周駙馬,要從二幫、三幫角色做起,一步步“紮”上去。在這方面,粵港澳應整合三地力量,聯合招生,聘請老藝人出山任教,基礎課可在廣東戲校練功,香港八和粵劇學校和演藝學院協助和提供文化課,學員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組班在粵港澳三地巡迴演出,如此每隔三數年有一班新人出現,再經過市場汰弱留強,粵劇事業才可望後繼有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