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香港製造”科學巨人 各界讚揚高錕貢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7 08:51:19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高錕教授。
 
  高錕獲獎 港科研注強心針

  作為“半個香港人”的高錕奪得諾貝爾獎,給本港學術界帶來極大鼓舞。不少香港學者及高等教育界人士均表示,高錕得獎除了增強大家對香港科研的信心,也證明從事科研工作,需要有長遠的規劃和耐心。有學者認為,目前政府及工業界給予科研的支持不足,離高錕期許的“先進數碼城市(advanced digital city)”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大校長劉遵義昨向全體中大師生發表公開信,指高錕獲獎實至名歸,是中大、全港、全國以至所有華人的天大喜訊,所有中大人均深以其輝煌成就為榮。他還讚揚高錕對中大貢獻卓越,認為該校成為區內以至國際上教研皆具份量的學府,高錕居功尤偉。

  對通訊方式有革命性影響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史美倫表示,大家皆受惠於高錕多年來對科研無比的熱忱,以及他對本港高等教育的各項貢獻。科大工學院院長李德富和港大物理系主任張富春均表示,高錕是電子通訊業的先驅者,其科研成就徹底革新了整個通訊方式,為人類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

  中大物理學系主任林海青指消息公佈後,該系教員和學生互傳喜訊,表現激動、雀躍。他指國際上很多頂尖學者雖為華人身份,但多於國外工作和生活,故高錕可謂是首位獲得世界級科研榮譽、但同時在中國做貢獻的“本土”華人。林海青認為高錕獲獎會為香港發展科研注入強心針,“將會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從事科研工作,為香港社會做出奉獻。”

  距先進數碼城市目標尚遠

  高錕擔任中大校長期間,成立了多個研究所及工程、教育兩學院。中大工程學院(科研)副院長蒙美玲表示,她在1997年時曾因撰書訪問高錕,談論“Made by Hong Kong(香港製造)”的話題。當時他認為香港地方雖小,但政府願意推廣高科技、市民喜歡嘗試使用新產品,故香港若能保持不斷進步的勢頭,便可成為先進數碼城市(advanced digital city)”的典範。但她坦言,目前離高錕設想的目標仍很遙遠,“大家都很清楚,現在投放於技術轉移的資源並不多。”

  蒙美玲表示,香港學界有很多科研成果,期待能與工業界、尤其是珠三角開展密切合作,“但希望政府和企業能明白,科研是需要大量投資和耐心,而且並不能保證成功,關鍵是要保持不斷創新的勢頭。”   

  校長謙和柔克剛 中大生最難忘

  中大學生會及學生組織一直有敢於挑戰大學高層的傳統,不少昔日曾與校長高錕“交手”的學生領袖均稱讚這位前校長是謙謙君子、個性隨和,從未見過他動怒,並總能以柔制剛應對學生,令人印象難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