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為溫總的“白話”叫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8 08:59:42  


  中評社香港12月28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刊載記者馬浩亮的特稿說,中國政壇近年來掀起了一股以“讓老百姓聽得懂”為宗旨的“白話新風”。總理溫家寶正是這一新風的積極推動者。他曾明確表示,“政府工作報告要讓老百姓聽得懂、願意聽、記得住、能管用”,“如果我在作報告,有人正在車站候車,如果他不駐足傾聽,就說明我的報告不成功。”

  在歲末,溫家寶罕見地在中南海接受了新華社的專訪,回顧一年來的經濟走勢,展望明年政府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的“動作”。以往,中國領導人往往是在出訪外國前夕,才會將當事國主要媒體請進中南海採訪。

  溫家寶延續了他的“白話”作風。訪談之中,看不到大篇幅的論述和數據。特別是談到民生問題時,溫家寶幾乎是用掰著手指,為老百姓算一筆明細賬。譬如關於農民工養老,他說,“從今年開始,從試點單位開始,年滿六十歲的農民,每月可以拿到五十五塊錢。這個錢並不多,但它跨越了一個時代。”對於農民來說,這一句話,顯然比任何長篇大論都更管用。

  在經濟方面,儘管外界對中國率先走出經濟危機谷底給予很多讚賞,但溫家寶告誡官員們保持“憂患意識”。他說,“許多工作還沒有結束,現在打分還為時過早。”他也明確說,“過早地把我們刺激經濟的政策退出的話,就可能造成前功盡棄,甚至使形勢發生逆轉。”這句話最直白表達了中國明年的宏調基調,為市場吃下定心丸,被網民稱為“總理妙語安天下”。

  中央高層這種摒棄刻板政治術語、改用“白話”、“大實話”和百姓溝通的做法,被認為是讓政治從廟堂高閣走到了田間地頭,有助於引發民眾的共鳴與呼應,也為政府公信力和領導人的個人魅力加分不少。

  不過,在推動“白話新風”的同時,有著深厚古典文學底蘊的溫家寶仍然像以往歷次記者會一樣對古文情有獨鍾。在談到中央領導為何要下基層調研時,他就引用了“風起於青萍之末”做喻。他並用“勝非為難,持之為難”來告訴官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中國明天大有希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