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方朔:從不再想連任處 重新出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2 07:56:44  


國民黨已不能繼續推給“大環境不佳”這種很沒誠意的理由,也不可能靠做秀來改變頹勢。
  中評社台北1月12日電/文化及政論家南方朔在中國時報撰文指出,三席“立委”補選,國民黨全軍皆墨,這已不只是骨牌效應,而是人民對執政者的不滿,已使形勢到了兵敗如山倒的邊緣。估計到了“二二七”另外四席補選,情況也不會好到哪去,國民黨鐵票的含鐵量已快速在蒸發。 

  在戰爭史或政治史上,這種情況就是最深沉的“信任危機”。當一個統治者接二連三的犯下領導錯誤,到了某個臨界的不歸點,他無論說甚麼和做甚麼,都再也不會讓人相信。這時候若還在指責別人或百姓“理盲”,只會讓形勢加速惡化,“腦殘”的人早已喪失了指責別人“理盲”的資格。 

  一個政府在大選時有六比四的絕對優勢,又有“國會”過四分之三的多數,今天卻搞到如此局面,的確使人浩歎,面對這種情況,這個政府其實已到了必須做出最痛苦決定的時刻,他不能等別人來否定他,而必須自己否定自己,從自我否定中重新出發,他不能還念茲在茲的想要連任,只有放棄連任的念頭,做應該為人民做的事,或許連任還有最後一線希望。如果泄沓依舊,小朝廷作風依舊,以為加強文宣廣告攻勢,多請“立委”吃幾次飯就能扭轉局面,那麼人民的懲罰將不會停止。 

  台灣的局面搞到日益不堪,最近重讀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舊作,讀到他寫的〈總統的六條守則〉不禁油然生感。彼得.杜拉克所謂的六條是: 

  守則一,“需要做什麼?”是總統首先要問的問題,他不能頑固而自以為是想要做的事,這涉及審度時勢的本領。 

  守則二,“集中力量做必須做的事。”需要做的事有很多,然而身為總統,只能為自己負責的去冒險,排除異議,把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否則必將一事無成。這條守則的意思是,總統永遠不可能站在穩贏不輸的位置上,他必須做重大的決定,而後調度資源加以貫徹並為此負責,這就是勇氣、判斷與擔當。 

  守則三,“別把賭注押在自以為已有把握的事上。”自以為有把握的事,可能一時有效,但這種爛飯吃多了反而會有反效果。以台灣為例,“清廉”或許過去有效,而現在呢?它早已被“無能”所取代,“清廉”再天天上口,已成了不可笑的笑話! 

  守則四,“一個有效能的總統從不進行微觀管理。”當領導人的,最重要的是管大事,最忌諱的是大事無方向,小事卻比科員還在行。彼得.杜拉克因而說道:“對一個總統來說,沒有比事必躬親,更容易使他喪失信用的了。”領導人喜管小事,會侵佔管大事定方向的腦力與時間,也會挫折掉公務員士氣。尤其嚴重的是,若領導人意圖用只管小事來閃避應管大事的責任,則整個“國家”就注定無方向亂轉,今天台灣政府混亂不堪,上無方向,中無團隊,下則士氣低沉,這是誰的責任? 

  守則五,“一個總統在政府裡沒有朋友。”這也是林肯的至理名言,它的意思是當總統的當然也要朋友,也有親信,但好的“總統”就應像小羅斯福一樣,他絕不把朋友親信放在他的政府內,其理由就是避免小圈圈化和以私害公。政府是個所有的參與者努力奉公的地方,不是個搞小圈圈,封官犒賞,共享榮華富貴的地方。 

  守則六,就是杜魯門當年送給新當選的甘迺迪忠言:“你一旦當選總統,就要停止競選。”意思是說身為總統,就應為國為民做事,心中不能總是在選票在連任問題打轉。當心中無選票無連任的自私念頭,它始能心無掛礙去做應做的事,連任只是回報,不可能是目的! 

  “立委”補選,國民黨狂敗,這次選舉等於是再次向國民黨提出警告,對於這個警告,國民黨已不能繼續推給“大環境不佳”這種很沒誠意的理由,也不可能靠做秀來改變頹勢,只有深思熟慮,毅然決然的全面改組改造,看看能不能有所扭轉。而第一步,乃是從不再想連任處,重新出發!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