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馬若“自我綠化” 兩岸將急轉直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2 09:42:03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1日社論說,台灣“立委”補選國民黨再丟三席,讓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席次比達到四分之一,擁有獨立提案權。這無論如何都是個關鍵變化,且具有臨界效應。即民進黨在“立法院”不再是個小黨,而是具有牽制力的政黨。是以馬英九的政策推行會較前更吃力、更難順利施展。

  雖然民進黨宣布不會因擁有提案權就立即發動罷免案;從反面觀察,這也等同民進黨在宣示:馬英九作為執政者必要尊重民進黨,也為民進黨打開政黨政治討價還價的運作空間,成為關鍵少數的大作用。

  再者,民進黨宣稱現在及往後都不會提罷免案;但政治情勢會變,民進黨其實是在提醒馬英九,民進黨“傾聽民意”,“如果人民支持”還是可以隨時發起罷免案。就客觀條件論,這就讓馬英九不得不有所顧忌,被迫釋出更多政策空間。

  社論說,馬英九面對此一新的形勢又該如何回應?馬英九不能不承認,民進黨宣稱不提罷免案,無論如何都在傳達“善意”。禮尚往來,馬英九難道不該相應釋放“善意”,並給予正面的肯定?然而,自馬英九上任以來,民進黨在各方面對馬英九提出的質疑和批判都是“上綱上線”,且早有罷免之說,何以有了提案權反而打起退堂鼓,箭在弦上卻“引而不發”?馬英九就不能沒有戒心,民進黨是否還有其他考量。

  正如同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所言:“如果人民支持,民進黨會傾聽民意,決定是否邀請馬英九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也會尊重多數人民想法,詳細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提出“修憲”案及其他法律案。”

  蘇嘉全提出的“國情報告”雖明定於“憲法”修正條文中,但從未能付諸施行。此番民進黨舊案重提,當然藏有重要訊息,即“國情報告”的施行方式和位階的設定,不論通過立法或“修憲”的途徑,均涉及政府體制的改組,即民選“總統”如何向“立法院”負責。有了“總統”的“國情報告”,“行政院長”的“施政報告”又該如何定位?這豈止是“修憲”案,而是權力轉移的體制大變革。

  社論說,馬英九當選之初,最具備“修憲”的正當性,也是歷任民選領導人最具“修憲”合法條件者。但馬英九基於過去“修憲”的失敗經驗,並無“修憲”的意願,而在鞏固“憲法”的正常運作。民進黨才過提案門檻即提出涉及政治體制的“修憲”構想,若挾“民意”以成案,但以“總統”向“立法院”負責所涉及的權力和體制問題,即可謂重大“修憲”案,可能造成的衝擊和後續話題效應也必大有可觀。民進黨的善用權力和抓權心態,馬英九能無警覺乎?

  以政黨政治言,民進黨顯然要和馬英九做一筆大生意,即通過“修憲”案來替代罷免案。問題出在民進黨的“修憲”旨意何在,是單純地期待“總統”直接向“立法院”負責,且僅止於提出“國情報告”?若僅是民進黨的策略運作也就罷了,若涉及更大的統獨問題或法理化台獨,硬要拆解現行憲政及運作機制,那就不會是政治交易,而是陷阱。若此,馬英九該如何具有“善意”地回應民進黨?

  社論說,馬英九個人或許有意願前往“立法院”提出“國情報告”及連帶產生的相關變革,不論是否“修憲”以規範“國情報告”,這項舉動其實就會形成憲政慣例,而且只要有了這個動作,“總統”制的運作就會出現質變。“行政院長”作為最高行政首長是否還有必要向“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告”,在“憲法”上還有什麼意義?當然也得有所調整。姑不論有否必要從事這方面的憲政改革,話題既出,即注定執政者內部對權力分配的大爭議。

  社論指出,從表象看,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制衡,所以會涉法理台獨者,當然不在“修憲”議題的權力制衡這一面,而在決定權力制衡形態的權力來源,那就是付諸公投的門檻和議題的構成,會否出現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廢除“中華民國”或作廢“一個中國”的可能性。從李登輝到陳水扁的“修憲”案,幾乎都在朝此一方向“偷渡”,就是最好的實例。馬英九的“自我綠化”若係出於個人連任的算計而“善意”地接受,兩岸大局勢將急轉直下。

  民進黨的法理台獨顯然想借力使力,著力點就在馬英九;放過馬英九不提罷免案,藍營豈可等閒視之。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