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重拳整治三聚氰胺奶粉再現市場顯監管決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0 15:50:32  


 

  根據調查,上海熊貓煉乳、山東“綠賽爾”純牛奶等因三聚氰胺超標而被查處的乳製品,無一例外地使用了2008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做原料。監管不力導致的後果如此惡劣,實在是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2008年11月,由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下發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中就明確了銷毀問題乳品的責任:由質檢部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監督生產企業,對不合格產品實施召回、封存,並會同環保部門及時進行無害化銷毀處理。

  2009年2月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53條規定:食品生產者應當對召回的食品採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並將食品召回和處理情況向縣級以上品質監督部門報告。

  由此可見,問題食品的銷毀責任並不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欠缺的是有力、到位的執行。2008年9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視察北京市奶製品市場時,對三聚氰胺事件發表評論說:“在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監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業缺乏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沒良心’。我們不僅要追究領導責任,對這樣的企業,也要堅決整頓、處理,一個也不放過!”

  溫總理的話言猶在耳,值得有關部門和企業深思。中國政府將“以人為本”作為執政理念,對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責無旁貸。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切實保障食品安全,除了中央政府的重視,更需要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執行與落實。此外,企業的自律與自覺也必不可少。以人民群眾的生命為代價來賺取利潤,只會遭到法律的制裁和社會的唾棄。

  日前,中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已派出8個督查組分赴16個省份,督促各地嚴厲查處各類食品違法案件,尤其要查清案件背後有無失職、瀆職的違法行為,重點之一就是未銷毀的三聚氰胺超標奶粉及其製品的流向。

  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表明,中國是有決心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