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先驅導報:對美外交,以俄為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2 21:46:40  


 
  18世紀有一位歐洲戰術專家曾經說過“如果劍短,就多衝一步”。那麼倘若向前衝了一步兩步還是沒辦法和對方旗鼓相當該怎麼辦呢?俄羅斯的辦法是換個地方再打,找個牛仔轉不過身的狹小空間作為新的博弈場。不斷創建新的議題,保證了俄羅斯在整體實力遠遜於美國的時候依然能保持大致對等的外交態勢。

  在對美關係上,中國和俄羅斯擁有某種程度的相似之處,絕大多數議題的設定和議程的安排都是由美國完成的。美國要向台灣出售武器、奧巴馬要會見達賴、谷歌要退出中國市場、五角大樓要中國軍事更加透明、霧穀要中國放棄和伊朗的經貿關係、國會山要中國重新給人民幣厘定匯率……相對於10多年前,雖然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間,主動性也大大加強,但依然沒有擺脫外交的防禦性質,至多不過是從“被動防禦”調整到了“主動防禦”,還遠未達到“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的對等態勢,無法迫使美國在中國熟悉的情境下用中國熟悉的方式處理中國關注的話題。

  實際上,只要中國還將對美外交話題局限在上述“核心關切”當中,就很難擺脫美國人先發言先動手、中國人再回應再還招的被動局面。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對策也許並非特別複雜:向普京學習,聲東擊西,主動創造些“新主題”,讓美國覺得需要找上門來和我們對話。

  這當然不是主張中國也應該像俄羅斯一樣找個拉美國家兜售我們的民用核反應堆——倒不是說這樣做有什麼不對,而是說我們民用核技術的競爭力還有待加強。不過比如說,我們的商用火箭發射技術和發射服務已經足以和其他主要太空強手相提並論了,這方面是不是多想點辦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