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美誰更擔憂“金融恐怖均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0 00:08:05  


 
  記者:美國的核心經濟是否經歷著一個從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轉變的過程?

  南開虛擬經濟組:是,從歷史可以看到這一點。核心經濟指的是一個經濟體中被作為中心的經濟活動,一切其他經濟活動基本上是圍繞它進行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核心經濟有兩個重要條件:一是占GDP比例較大,二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核心經濟出問題,意味著整個經濟體出問題,它的興衰決定著其他行業的興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核心經濟是製造業。20世紀50年代美國製造業創造的產值占GDP的27%以上,到2007年美國製造業產值占GDP的比例已經下降到了11.68%。對GDP貢獻最大的行業已經變為金融、房地產服務業(不包括住宅建築業)和職業服務業(律師、會計師、咨詢企業及其他技術服務業)。金融、房地產服務業創造的產值占美國GDP的比例已經由20世紀50年代的11.4%上升到2007年的20.66%,職業服務業也在同期由6%上升到12.4%,三者共占美國GDP的1/3。

  美國經濟圍繞金融、房地產業(而不是製造業)和職業服務業運轉,已經是美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後最鮮明的特征。而這幾個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價值創造,比如金融危機前,美國金融、房地產服務企業利潤總額占美國企業利潤總額的40%以上;美國標普500強企業的總利潤中也有25%-35%是由金融和房地產服務業創造的。消費零售企業的盈利不如其經營消費信用卡子公司的盈利,汽車製造和銷售的盈利不如其經營汽車貸款子公司的盈利,飛機製造商的盈利不如其飛機租賃、融資子公司的盈利。

  記者:去工業化與虛擬化有著什麼樣的因果關係?

  南開虛擬經濟組:美國核心經濟已經高度虛擬化了,虛擬化的經濟是一種高價化的經濟。它導致收入水平大幅度上升,企業家都希望能有更高的利潤和更少的風險,虛擬經濟給三大行業提供了機會。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地產以及附著其上的高端服務業的高收入吸引了大批淘金者,製造業機會成本大幅度提高,生存空間備受擠壓。於是,先是外包,後來是本土商標境外生產,最後幹脆就境外訂貨,這使得零售批發業得以提高利潤率。

  顯然,美國製造業的外移是經濟虛擬化的必然結果。去工業化不是技術進步的結果,而是虛擬經濟的高價值化提高了所有行業的機會成本,使勞動成本提高,從而擠出了所有低價值創造的行業,它們多是生活和生產必需品的製造業。這同經典的“後工業化經濟”有本質的區別。理想的或者空想的後工業化社會,是建立在生產力極大提高,技術極大進步基礎上的,美國的現實不是生產力極大提高,而是將低價值、低技術的製造業轉移出去。然後,再用虛擬經濟創造的貨幣收入買回這些產品和資源進行消費。顯然,這不是典型的後工業化社會,而是去工業化基礎上的經濟虛擬化社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