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專家:中國房產不會有日本式崩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6 15:48:55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今年3月,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伊藤隆敏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稱,中國房地產價格的飈升以及“全民炒房”的現象和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樓市泡沫十分相似,並警告中國“莫要重蹈日本樓市泡沫破裂的覆轍”。近日,就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問題,《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伊藤隆敏教授。他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確存在一些泡沫,但鑒於中國城市化剛剛開始,房地產的繁榮至少還將延續10年。

  環球時報:我們注意到您最近的一個觀點,認為中國可能會重蹈上世紀80年代日本樓市泡沫的覆轍。您認為日本當年樓市泡沫的成因主要有哪些方面?哪些和中國今天的景象是比較相似的?

  伊藤隆敏:我觀察中國,發現現在中國的銀行提供房貸的數額增加了許多。我認為一是因為利息較低,人們可以承受;二是經濟發展形勢較好,人們有信心去銀行貸款。一般貸款情況多的話政府會加息,但是為什麼沒有加息,而是採取低利息的政策,這是因為現在處於經濟復甦階段,中國政府仍然是鼓勵銀行貸款給企業,以度過危機。這一情況和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十分類似,日本金融自由化以後,一些民間企業能夠借錢給企業。另外一個原因,日本當時處於經濟發展比較好的狀態。

  還有一個重要的共通點,當年日本為了抑制日元升值,採取了低利息的政策。如今,中國也維持低利率的政策。儘管現在西方國家呼籲人民幣升值,但中國考慮到維持經濟發展的問題,並沒有對現行低利息政策做大幅修改。貨幣升值,會導致許多熱錢的湧入,對所在國經濟產生不良影響。但是,低利息政策,又會導致很多錢流向房地產。

  環球時報:今年年初,我們曾經派記者深入考察了東京的房價。我們注意到,北京二環以內的房價已經和日本同等地段的房價非常接近了,但兩個城市郊區的住房水平和房價差距則比較大。您認為,今天東京的房價是否處在一個合理的價位上,北京樓市的合理價格水平應該是多少?

  伊藤隆敏:這個問題要看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所以,中國只要有1/10的人能夠處於日本的經濟水準,北京的房價與東京的房價接近就不足為奇。因為中國這些“富裕階層”也都是比較集中地居住在中國的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據我了解。現在幾乎每天都有闊綽的來自中國大城市的遊客在日本東京銀座的百貨商場大手筆地購物,這在日本人身上是很難看到的。這說明他們具備了這樣的經濟水平,這種經濟水平甚至超過日本人,所以他們的房價與日本的房價接近,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如果從房價的上漲速度來說,我又覺得有不合理之處,因為太快了。這是日本也沒有見過的過快的上漲速度。至於說東京和北京兩個城市郊區的住房水平和房價差距比較大,那正好是日中兩國中等以下民眾生活水平的差距。我看到,現在中國也正在努力縮短與日本的這種差距。

  經過最近十年乃至二十年的調整,東京的房價應該說已經到了比較合理的價位了。而北京樓市的價格是否合理,恐怕不是用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環球時報:我們發現日本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套住房,而中國城市的大部分中產階層,一般會將住房視為理想的投資對象,很多人都有兩到三處房產,甚至有人有八九套,中日對於住房需求的巨大差別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伊藤隆敏:其實,中國中產階級的這種購房傾向,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日本也曾經出現過。那個時候,很多日本人不去買股票,也不把錢放到銀行里,因為利息低到近乎於零,他們轉而去購置房產。他們把用錢購置不動產當作一種資產運作,靠租金或者出售從中賺取差價,這種“炒房”現象的確在日本存在過。

  至於說現在一些中國人熱衷“炒房”,我認為他肯定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的投資,進行一種財富增值的運作。這樣做,既可以在未來把房產留給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將來養老使用。他們認為這樣做比把錢存在銀行,或者是購買國債、公債、投資股票的利潤要高得多。就像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有很多人這麼做一樣。

  最近十多年,日本伴隨著“泡沫經濟”的崩潰,地價直線下降,房地產的價格也在下降,購房購地已經無利可圖。而原來高房價時買房的人,只能是忍痛看著房價的下跌,或者是賠錢也把多餘的住房賣掉。因此,不是說現在日本人不想多買住房了,而是泡沫破滅,房價從如日中天重新落到地上後,人們沒有再購多套房的實力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政府重拳調控 樓市走向何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