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世紀”尚未到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1 09:18:15  


4月30日,中國上海世博會開幕式舉行大型燈光噴泉焰火表演。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英國《金融時報》5月20日載文《“中國世紀”尚未到來》,文章說,中國現在被譽為大國,得益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如今,某些中國年輕人正利用這種預期,要求世界給予中國更大的權力,有些美國人則敦促為一場將要到來的衝突做好準備——這場衝突將與一百年前英德兩國間的衝突相似。

  人們有理由對這種預期表示懷疑。1900年時,德國的工業實力已超過英國,而且德國皇帝當時奉行的是一種冒險的外交政策,這種政策勢必帶來與其它大國的衝突。相比之下,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仍遠遠落後於美國,政策重心也主要放在本國範圍內和本國經濟發展上。儘管在威權國家中,中國的“市場列寧主義”經濟模式(即所謂的“北京共識”)帶來了軟實力,但它在不少民主國家產生了相反的效果。

  即使如高盛所預期的,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30年前後超過美國,這兩個經濟體也只會在規模方面旗鼓相當,在構成方面仍不可同日而語。屆時,中國仍將有大片農村地區處在欠發達狀態,而且它還將開始面臨獨生子女政策的滯後效應所帶來的人口結構問題。此外,隨著各國不斷發展,經濟增速將出現減緩的趨勢。假設在2030年後,中國的經濟增速為6%,而美國僅為2%,那麼中國的人均收入要到本世紀下半葉的某個時候才能趕上美國。

  人均收入可作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個指標。由於中國經濟增速驚人且人口眾多,其經濟總規模超過美國是板上釘釘之事,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可與美國平起平坐。此外,由於美國不太可能在此期間原地踏步,中國將很難像上世紀初德意志帝國對英國構成挑戰那樣,對美國構成同樣的挑戰。儘管如此,中國的崛起仍讓我們想起修昔底德的警告:那種認為衝突將不可避免的想法,可能會成為導致衝突的一個主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