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當滕王閣成了“攔路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3 00:07:27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上出重霄,下臨無地”是一種怎樣的意境?能夠想像初唐詩人的感受:高閣之上,憑欄極目,身在雲端,腳踏大江,奔流不息。如今,置身滕王閣這種感受依然如故。

  江西日報報道,然而,一條城市斷頭路的打通方案,幾番醞釀,爭議的焦點正是文化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多年之爭,差點讓“滕王高閣臨江渚”的意境不複存在。面對文化保護與城市交通發展的兩難窘境,南昌做出了理智選擇:寧願多投入2億元,也要讓“滕王高閣臨江渚”意境代代傳。

  滕王閣成了“攔路虎”

  吟咏崔顥“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詩句便知曉了黃鶴樓, 誦讀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章便知曉了岳陽樓。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更是如此,《滕王閣序》文中“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吟頌成為千古絕唱。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閣序》,讓滕王閣在三大名樓中最早天下揚名,故又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最先讓人了解和認識樓閣的不是樓閣本身,而是詩文。”九三學社南昌市委程光線,一直從事古建築研究,他認為滕王閣一個重要特點是有意境,與中國古典詩詞、繪畫、音樂一樣,重在寫意——臨江而立,目送贛江浩浩蕩蕩,與遠處長天萬里相成一色。

  南昌城市框架不斷拉大,身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或許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節點”,它所在的位置不僅影響到正面榕門路的通行,也讓沿江路與濱江路無法暢通。

  城市建設與文化保護往往發生“衝撞”,在南昌也不例外。醞釀了七八年,南昌市打通此處“斷頭路”的想法一直無法付諸行動。原因是這個“節點”該如何打通?第一種設想是從滕王閣臨江側西面建設一座幾十米寬的二級平台,此法“快、好、省”;另一種設想則是從滕王閣東面隧道下穿行,打通改造沿江路與濱江路,但政府為此要多“埋單”。

  修省錢路曾占據“上風”

  “岳陽樓和黃鶴樓是為軍事而建, 滕王閣則純粹是為文化而修,為它奠基的正是一批批文化人。”江西著名學者、滕王閣管理處文史顧問宗九奇認為,滕王閣重建之閣,坐落於城區之西的撫河大道北段,面城臨江,濱臨南浦,遙對西山,其位置之佳,頗能體現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意境。

  滕王閣文化與“水”密切相關。宗九奇說:“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樓閣,便沒有流芳千古的文章;反之,沒有華章麗句,樓閣也會黯然失色。”

  修築一條通暢之路,貫通沿江路與濱江路,遇到了一個難題:要省錢還是要保持“滕王高閣”的親水意境?第一種設想在討論過程中曾經占據“上風”。6月2日,南昌市城鄉規劃局局長羅劍雲說:“從滕王閣臨江的西面實施工程,繞開了拆遷、交通擁堵等當前棘手的問題。可是這樣做,滕王閣將不再是‘臨江之閣’。”

  接受記者採訪時,羅劍雲並不諱言,他曾是一個“外圍派”,因為自己從規劃專家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回憶起多次參與談論的情景,最終還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有欠妥當”。

  討論一次次爭議不斷

  5月29日,周六。上海、廣州、北京等規劃專家“雲集”南昌,再次召開論證會,最後達成共識,解決交通問題,應處理好城市改造提升建設與彰顯城市歷史文化意蘊的關係。“這些專家,熟悉南昌概況,規劃設計了關乎南昌的多個方案。”南昌市規劃設計院魏星補充道,當天他也參加了“大討論”,現場氣氛依然是“爭議不斷”。

  6月1日,南昌市召開的老城區改造提升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餘欣榮說出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把目光放遠些,對文化多一些寬容”、“今天,我們要解決交通與文化保護的關係,交通要為文化保護讓路,哪怕多投資,也要保護好文化。”

  早在3月29日,南昌市召開了專家評審會,4月28日,又召開有關深化方案的會議。此後,南昌市相關部門10餘次修改規劃設計方案,最終選擇了一個保護文化為先的工程方案。

  “閣以文傳,文以閣名。滕王閣經歷了29次重建,29次與贛江‘相依為命’,這是千古名篇的文化力量。” 南昌市滕王閣管理處處長、高級工程師徐忠認為:“如果沒有《滕王閣序》,估計不會有滕王閣第29次重建。他不認同修省錢路,因為“路修好了,錢省了,滕王高閣臨江渚’也只能徒有虛名!”

  要文化就是要“臨江之閣”

  “上出重霄,下臨無地”、“滕王高閣臨江渚”點明了滕王閣的位置為“臨江之閣”。魏星電腦中一直保留最早版本的設計方案,他不停地把剖切面示意圖展現給記者看。贛江屬於季節性河流,從滕王閣臨江側西面外圍建設的二級平台,豐水期“還行”,枯水期滕王閣3樓、4樓將看不到贛江江面,那麼“滕王高閣臨江渚”的意境,以及“上出重霄,下臨無地”千古的詩句帶給人們的只能是一種遙遠的想象。

  2億元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南昌舍得花如此大的投資,自然與城市實力增強不無關係。有專家指出,醞釀七八年一直沒有把此問題解決,財政實力不夠強也有一定關係。

  九三學社南昌市委的程光線,是名古建築學家,也曾在滕王閣管理處任過職,因此一直很關心滕王閣二期改擴建工程。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東南大學郭湖生教授和鄭光復教授根據滕王閣主樓西背贛江、東面市區,提出將滕王閣沿中軸線向東延伸。因為當時財力有限,此方案只能“作罷”。

  記者採訪時了解到,滕王閣二期改擴建工程也是“親水之作”。目前,南昌市有關部門已聘請蘇州設計師考慮沿長天港一帶擴建的方案,與“水”結緣,否定了沿滕王閣中軸線向東延伸。新方案決定改造滕王閣東面下穿隧道,由原來的4車道改建成8車道,取消隧道中的非機動車通道,通過新建一座高架橋,連接沿江路與濱江路。可別小看這個“小轉彎”,政府為此需要更大的投入,拆遷、工程等費用都將大大增加,算一下至少要多投入2億元。

  “從保護滕王閣歷史文化的角度出發,從東面下穿隧道雖然工作難度增大,但困難是暫時性的,是有條件解決的。而一旦滕王閣‘臨江之閣’意境遭到破壞,造成的影響將無法挽回。”羅劍雲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