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古琴承載著厚重的中國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4 00:08:54  


 
  問:有人說,古琴有多少音樂家就有多少種彈奏的方法,是這樣嗎?

  答:某種程度上,你說得不錯。因為,古琴的"打譜"強調的是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和體證,音樂的體驗其實也是如此,應該是有多少音樂家,便有多少種對音樂的理解和演繹。但是,在西方發明、濫觴以至目前全球通用的五線譜,卻漠視了個人對音樂的不同體驗,用"純粹科學"的定量、定性的方法記錄音樂,也要求所有按譜演奏的人"完全忠實"於譜面上的死的音符。實際上,音樂的感覺--包括速度、力度等等,不但是相對的,而且絕不是一成不變的。不但同一首樂曲,在不同的指揮家的棒下會有不小的差別,就連作曲家本人,在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環境下,他的速度和力度的感覺,也會有不小的變化。

  當然,我們並不是否定西方傳來的"五線譜"的實用性和重大的歷史文化價值。這種記錄固定音高和絕對時值,用諸如"每分鐘64拍"、"每分鐘80拍"及各種力度、表情符號所限定的科學原則,非常有利於西方音樂的傳布。但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包括某些民間音樂)和西方音樂有所不同,因為它的自由自在的品質,而使五線譜常常顯得無能為力。比如,五線譜就不能標記出中國西北民間音樂中的"fa"和"si"的準確音高,更不能標記出中國音樂獨特的"韵味"。

  古琴的"打譜",使譜面上死的音樂變成活的音樂;使別人的音樂,變成自己的音樂;使"一成不變"的樂譜,變成生生不息的音樂的源泉;也使中國古琴音樂的樂譜及"打譜"行為成為人類音樂文化中最具創造性和多樣性的音樂載體和音樂行為。我相信古琴文化不但不會隨著人類音樂文化的發展而被湮滅,反而會因為它所具有的特色之美被永遠地傳承下去。
 
  (文章來源: 人民政協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