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希特勒的“藝術人生”(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0 11:04:10  


希特勒的繪畫作品。(國際在線)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國際在線報道,希特勒19歲那年前往維也納,報名上藝術學院繪畫學校,但由於繪畫習作得分不及格而未被錄取。他也沒有能被建築師學校錄取,因為他中學沒有畢業,不符合該校招生條件。

  儘管如此,希特勒仍留在維也納直到1913年。他沒有職業或就職目標,在用完他繼承的遺產和起初領到的孤兒補助金之後,就依靠當臨時工和畫風景明信片糊口。他在收容所里過夜,白天的時間用於看戲,在這座古老的帝都溜達,大量閱讀書籍,但毫無系統。他通過閱讀這些書籍獲得了不完全的教育,這對他後來的全部思想和行動有深遠的影響。

  希特勒曾經希望成為一個畫家。他在中學時期的課業成績,只有繪畫一門是“優”,後來他立志研究“博大精深的德國藝術”(希特勒語)。19歲時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因為考試成績差而未被錄取。入學考試成績評語是:“繪畫成績不夠滿意”。 

  希特勒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認為藝術學院沒有錄取他“世界肯定蒙受了重大損失”。有人曾為維也納藝術學院的歷史性錯誤扼腕嘆息,如果他們錄取希特勒,也許他不會成為禍害人類的“納粹狂人”。

  這個夢想成為畫家的人,在1933年成為德國的“偉大領袖”。他上台不久,就發動“革命”在先破後立的政策指引下,將6500件現代藝術精品從德國各博物館、美術館里清除出來。

  不光是德國的現代派,塞尚、高更、凡高、馬蒂斯、畢加索……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一夜之間統統成為垃圾。因為在希特勒看來,現代派藝術家都是“自由化嘗試”的可疑分子,他們的作品都是“有毒的花朵”。

  他對德國寫實主義畫家門采爾非常佩服,而對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不以為然;他最崇拜的作曲家是瓦格納,也喜歡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最討厭爵士樂,對門德爾鬆等猶太裔作曲家,則列入必須清除的黑名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