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歐陽應霽的香港 家是心中的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6 00:06:58  


 
  香港不是父輩們的家。英國殖民統治時代,香港是被割讓出去的,香港人有個說法叫“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空間和時間都是短暫而不確定的,不知未來在何方。我的父母幾乎是“不小心”來到香港,經過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他們剛剛開始相信,香港是自己的家。馬上到了1967年,受到內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香港也發生了暴動,左派走上街頭對抗港英政府。那時候我還小,大約六七歲,記憶中的感覺就是“外頭有熱鬧”,思維上似乎也是緊張而興奮的,像在看戲。 

  我家住在九龍城里,1982年我在九龍循道中學讀完大學預科,然後去念香港理工學院的設計系,就這樣離開家開始遷徙。說是遷徙,其實也不過搬幾次家而已。到目前為止我在香港一共搬過五次家,從城里越來越往郊區去,從熱鬧的市井,小時候熟悉的街區,越來越離群索居。其實香港的學校大都沒有住校一說,因為沒有房間給學生們住,所以多數人都是住在自家,但我卻要搬出來,和一個男同學“同居”———這個詞說起來好笑,當時真的有另外的同學誤會我跟他是“那種關係”,因為剛巧他的家人搬走了,我就住到他家里去。我們很要好,真的睡在同一張床上,只是沒有發生什麼關係而已。 

  很好玩的大學時光,我住在同學家有不到一年的時間,開始慢慢覺得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這樣就搬到一個新的房子里自己住,房間很小,不過十幾平,離我家不遠。很爛的房間,但是很開心。有多少人會把自己住過的所有房間,包括酒店,都拍下照片來?我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即便是臨時落腳的地方,那也是我們生活過的空間,是我們偶然獲得的家。尤其現在手機、相機這麼輕便,我會留意拍下每一張我睡過的床。就像小朋友會有夢想,在樹上建造一座樹屋,現代都市里的小孩可能不再做這樣的夢,但依然會希望有某種獨立、私密的空間屬於自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