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黃閩: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六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0 00:40:25  


 
  五、怎樣認識台灣的民意?——培育台灣理性民意是台灣執政黨的當務之急  

  台灣的政治人物經常講台灣的民意,民意是非常複雜的社會現象,其中最根本的是價值和利益取向。此外,民意與執政當局的經濟政策、文化政策、宣揚的意識形態以及媒體環境都有極大的關係。政治人物可能為眼前利益所羈絆,鼓吹偏激的思想意識來操控民意。

  官民對立是所有社會的普遍現象,從一般的社會民眾思想行為塑造特點來看,在野勢力沒有或較少政策建設的責任和對後果的承受,與民眾的距離更近,具有天然的優勢和代表性,使之鼓吹片面偏激的情緒和意識較有市場,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的政治秀愈演愈烈的原因;而執政當局樹立正面的、理性的意識則較為困難,人們普遍的思維特點是執政當局無論說什麼都是要維護自身的利益,民眾存在天然的抵觸和反抗。兩黨或多黨政治的國家或地區,在野黨除非永遠不想執政,否則不要把話說絕,把事做絕。意識形態一旦形成,哪怕是有害的、片面的、錯誤的也會形成相對的穩定性。政治人物經常會以自身的利益取向影響、控制民意。當民意不合時宜了,政治人物想轉向了,同樣也受束縛。搓了麻繩,最終捆綁了自己。

  有擔當的政治家應當以社會的、大眾的、民族的長遠利益為出發點的落腳點,來培育社會和民眾的理性民意,給社會發展帶來長遠的方向感,為民眾長遠和最大利益考量,不能滿足於完全“尊崇”民意,甚至受制於特定階段形成的不健康的民意,你是政策的制定者,你是資源的把握者,你是意識形態的主導者,為一個社會的長遠健康發展,為民眾的長遠和最大利益,你有責任塑造和培育理性的民意,疏導民意向健康有益的方向轉化,這是政治家的重要責任,這就是政治人物和政治家的區別。

  六、台灣的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台灣美麗,不大不小,3.6萬平方公里,像是中國東海的一個海上盆景。海島的地理,影響了台灣人的思維,這種思維可以很精致,但只是在美麗盆景上的思維。甚至一批受過良好教育,留過洋的學者,回到了台灣,就回歸到“盆景思維”不能站到高山之巔,思維很局促,很狹隘。

  台灣就是一個海島,具有四個最重要的特點:一是資源貧乏,特別是現代工業生產所需的能源貧乏、材料貧乏;二是島內需求不足,市場空間小,完全的出口型經濟;三是台灣憲政觀念混亂,人口負增長和快速的人口老齡化,其背後存在著台灣人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的隱憂,彰顯台灣人對未來缺乏責任和信心;四是台灣缺乏戰略縱深且經濟脆弱,如果出現分裂勢力挑釁引起兩岸關係緊張甚至衝突,無論台灣如何強化軍購也無濟於事,台獨分裂勢力如把大陸逼到墻角,引起大陸的動作,台灣社會將全面崩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